醫療常識★家禽是尿路感染的罪魁禍首之一?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https://www.livescience.com

家禽是尿路感染的罪魁禍首之一?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家禽類肉品可能是人類尿路感染的罪魁禍首之一,它們有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細菌來源。

大腸桿菌大家都不陌生,雖然是個常見的菌種,但科學家卻一直在尋找大腸桿菌的準確來源。大腸桿菌有很多菌株,大多數的菌株對人體無害,但是有些就能引起疾病,其中就有尿路感染。在已知導致尿路感染的六種大腸桿菌中,大多數來自家禽產品。

本項研究的主要研究者Cindy Friedman博士是食源性、水性和環境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本次研究,他帶領的團隊發現家禽類肉品可能是食源性尿路感染的源頭之一。然而,這項研究並沒有明確表明禽類肉品中的細菌是導致尿路感染的罪魁禍首,因此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檢驗這一聯繫。不過現階段的研究結果依舊會在聖地亞哥的傳染病會議IDWeek 2017發布。

作為研究者之一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後研究員Reina Yamaji博士表示說:患有尿路感染的80%病人是由身體內的大腸桿菌引起的,但是如果要更確切一些:這些大腸桿菌從何而來?在之前的研究中並沒有深入涉及,僅是知道了可能是來源於食物。本項研究的先進點就在於進一步的說明了禽類是尿路感染的主要細菌來源。

為了進一步研究禽類和大腸桿菌之間的關係,Yamaji及其同事於2016年和2017年在大學附屬保健中心收集了來自1000多名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樣本,同時也從大學附近的超市隨機獲取了200多種不同的肉類食品。通過比對和分析在尿液中和肉類中細菌的DNA,尋找兩組樣本中細菌的相近性,以確定肉類、尿路感染、大腸桿菌三者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 38%的肉樣被大腸桿菌污染。在不同類型的肉類中,火雞是最常見的「受污染物」,73%的火雞產品在大腸桿菌檢測中呈陽性。此外,43%的雞胸肉樣本,18%的碎牛肉樣本和15%的豬排樣本也含有大腸桿菌。從這個數據來說,近四分之一的家禽產品含有和尿路感染病人尿液樣本中一樣的大腸桿菌細菌菌株。

至於肉類大腸桿菌如何引起尿路感染,研究人員假設:如果人們不能正確地烹煮生肉或者食用了與生肉混合放置過的食物,大腸桿菌就擁有了進入身體的機會。進一步的,大腸桿菌隨著人的糞便排出身體,而含有細菌的一些糞便不小心進入尿道,尿道感染就發生了。

雖然這項研究具有一定的先進性,但這項研究並不能有效證明禽類產品中大腸桿菌與尿路感染之間的「因果關係」。一方面,研究人員沒有詢問研究參與者的飲食習慣,所以科學家們無法追蹤細菌進入病人身體的準確路徑。此外,研究人員僅分析了大腸桿菌基因組的一部分,並沒有進行全基因組的測序,因而不能高準確率的判斷出家禽中細菌和尿路感染中的細菌就是同一種大腸桿菌。基於以上情況,這項研究並沒能正式在科學界雜誌上公布。但是對於大眾來說,我們確實應該提高警惕,食物的安全烹飪事關重大,特別是對禽類的烹飪更是不可以馬虎,因為一不小心,可能我們就會染上疾病。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網路瘋傳的健康偏方,當心恐成要命的謠言,近來網路就流傳「喝香菜水可以幫助腎臟排毒,甚至能減少洗腎次數」的說法,讓食藥署在食藥闢謠專區特別撰文強調,香菜中含有大量鉀離子,腎臟病人需適度食用,若鉀離子長期累積於體內,恐因高血鉀導致心律不整...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抓堅果當零食吃,不怕胖?核桃、杏仁、芝麻、開心果、葵瓜子、花生、腰果等,是近年很夯的養生健康食物,不少人甚至把堅果類食物當成早餐,但你真的確定自己吃對「量」了嗎?營養師觀察就發現,不少民眾對適當的攝取份量不清楚,或不懂得節制,過量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新冠病毒讓全世界共同經歷一場不確定、不可控的突發危機,也造成全球經濟衰退,隨著疫情趨緩,政府為協助產業復甦提高消費的誘因,推出「振興三倍券」來鼓勵消費。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指出,從一個人的用錢習慣是量入為出的理性型?還是入不敷出的月光族?還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亦是對自己大...

閱讀詳情 »

蘆薈是美容保養的常見成分,用天然蘆薈敷臉是否可以得到相同、甚至更好的保養效果呢?靚優健康醫學美容診所院長鄭嘉琪醫師表示,自行採用蘆薈敷臉恐刺激皮膚出現過敏反應,且蘆薈中含有部分感光物質,若未妥善清潔恐加重皮膚吸收紫外線而出現反黑的狀況,因此建議使用經過萃取的蘆薈產品較為安全。  夏日將近,想要美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