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家長注意!慎防兒童誤吞4大危險異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家長注意!慎防兒童誤吞4大危險異物

2歲男童掛急診,家長表示不知男童吞食什麼東西,出現口水無法吞嚥,持續嘔吐的症狀。進行X光檢查,發現1個圓形金屬物卡在食道。以麻醉插管保護呼吸道後,利用上消化道內視鏡順利取出1枚5元硬幣。異物取出後,症狀緩解,男童恢復正常進食。

 4大危險異物 誤食速就醫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醫師陳和昇表示,一般而言,卡在食道的異物需要在24小時內移除。有些異物具危險性,對腸胃道黏膜可能造成傷害與穿孔,需要及早移除,例如:

1)長超過5公分和直徑超過2.5公分的異物/

幼童很難自行排出。

2)尖銳的異物/

像是別針、鐵釘等物。

3)鈕扣電池/

電流加上強鹼的作用,吞食鈕扣電池幾小時內就可能造成嚴重的黏膜損傷,甚至卡在食道與胃,可能造成潰瘍、穿孔。

4)巴克球磁珠/

吞食後因強大的磁力吸引,會造成腸胃道穿孔、甚至死亡,在國內外曾被禁賣,目前廠商加註警語後又開始販賣,家長要特別小心。

家長建立兒童安全環境 減少吞食異物風險

陳和昇醫師表示,如果異物已經跑到胃裡且小朋友沒有症狀,通常可觀察較長的時間,等待腸道自然將異物排出,若無法自然排出,則進行內視鏡檢查移除異物,觀察時間的長短視幼兒的年齡與異物的種類而不同。

當幼兒開始爬行匍匐前進,家中環境觸手可及的物品都有可能被幼兒放入口中,若不慎吞食,都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甚至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和後遺症。讓兒童在安全的環境中健康長大是每個人的責任,家長們在家陪伴小孩時應多加注意,提供兒童安全環境,減少危險或意外。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 隨著氣溫逐漸降低,流感疫情也悄悄加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統計,今年流感季已累計160例重症個案,其中91%有慢性病史,嚴重還有可能會危及生命,流感的威脅不容小覷。 常見併發症 肺炎、腦炎、心肌炎 而流感與感冒究竟有什麼不一樣?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黃馨頤表示,流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94歲家住新竹的張姓阿嬤,8月底時在家裡因彎腰撿東西不慎閃到腰,不僅開始走路駝背,連起床時都要2個人攙扶才能下床,就醫後確診為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醫師建議採用微創脊椎千斤頂手術治療,術後駝背情形明顯改善。 脊椎微創手術、灌注骨水泥 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徐少克表示,考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40歲的嚴先生出生時,因腋下莫名瘀青被檢查證實罹患血友病,上學時他不用參加升旗,體育課只能坐在一邊看同學打球,因為他患有血友病,父母擔心嚴先生出血,拔牙還特地找不會流血的醫師,沒想到不但血流不止還差點喪命。 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 容易流血不止 嚴先生表示,他現在很感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有近20%成人罹患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者未來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慢性疾病風險為一般人2至6倍,且其相關疾病死亡率加總已勝過癌症,根據教育部統計,每3位學童就有1位過重或肥胖,除了成人慢性病問題,兒童肥胖狀況也不可輕忽。 簡易量腰方式 落實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