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家長注意!4歲小女孩因為媽媽幫她做了「這件事」竟然要截肢...別再讓你的愛造成傷害!

家長注意!4歲小女孩因為媽媽幫她做了「這件事」竟然要截肢...別再讓你的愛造成傷害!
近日,在位於蘇州吳中區越溪的醫院裡,受傷女童雯雯(化名)正由奶奶陪同,躺在病床上玩耍。稚氣無邪的她,可能根本無法理解接下來的截肢手術將來會對她有多大影響。

家長注意!4歲小女孩因為媽媽幫她做了「這件事」竟然要截肢...別再讓你的愛造成傷害!

  記者看到,雯雯左手中指有明顯的腫脹,其末節則已經萎縮,明顯短於左手伸出的其他幾隻手指,其末端則發黑髮硬,就像碳化了一般,在末端形成一個炭黑色的錐形。

 

  陪同前來救治的奶奶說,大約是10天前,雯雯左手中指末端受傷,當時就用了一張創可貼包紮了一下。後來,擔心創可貼鬆掉脫落,雯雯就自己又用布條將手指上的創可貼包紮了起來。等兩天後,再打開手指上的布條和創可貼,發現手指的末端已經發黑。

家長注意!4歲小女孩因為媽媽幫她做了「這件事」竟然要截肢...別再讓你的愛造成傷害!

 

  雯雯奶奶說,事發後,她曾多次帶著雯雯去有關醫療機構治療,被告知受傷手指末端骨頭尚好,只是肌肉已經壞死,並進行了一些傷口的消毒處理。「後來我們覺得不對頭,就送到這邊來看看了。」

 

  據雯雯奶奶說,她們是浙江嘉善人,目前在吳江平望打工。雯雯父母在安徽經商,所以雯雯從小都是由她和老伴帶領。4月25日早晨,她在家洗衣服,雯雯獨自一人在一旁玩耍。當時,雯雯用嘴巴允吸啃咬手指。玩了一會後,她就跑過去告訴奶奶,左手中指被她咬破了,有點痛。

 

  雖然沒有出血,既然孩子說痛了,奶奶就給雯雯貼了一張創可貼。沒想到,後來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肯定要截肢!截肢後,左手至少將失去5%的功能

 

  「這個肯定要截肢了。「醫生說,目前他們首先要判斷雯雯的傷口到底有沒有感染,如果沒有感染的話,加上病情趨於穩定,大約一週後手術。如果手術恢復情況良好的話,大約半個月後,就可以出院了。」

 

  醫生表示,如果傷口感染了,治療起來可能更麻煩,截肢範圍可能要擴大。「截肢後,雯雯的左手至少將丟失5%的功能。將來,一些精細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比如電腦打字等等。當然,特別是外形的殘缺,對一個女孩子來說,可能傷害更大。

 

病因分析,基本可判定是創可貼和布條包紮太緊

 

  「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醫生說,此前他們已經收治過一次這樣的病例。不過,發生這樣的悲劇,病因並不是出在創可貼上,而是在使用不當上。

 

  醫生表示,雯雯左手中指末端壞死,可能是因為在用創可貼包紮之後,又在創可貼上用布條進行了包紮,結果因為包紮太緊,造成手指末端血流不暢。對此,雯雯的奶奶給予了證實。原來,為防止布條鬆掉脫落,雯雯又在布條上用牛皮筋進行纏裹。

 

  醫生表示,一般來說,受傷之後,手指會有腫脹等不適感。而包紮太緊,造成手指末端血流不暢、壞死,給人的感覺也會是腫脹等不適感。同一個感覺,如果是兒童,可能就意識不到危險的存在。

 

  據瞭解,包紮後,奶奶曾詢問過雯雯手指的情況如何,並要查看傷口。結果,雯雯說,手指不痛了。同時也不願意讓奶奶查看傷口情況。等到兩天後,奶奶拆開雯雯手指上的布條和創可貼,這才發現雯雯的手指已經發黑、壞死。

 

你知道創可貼的正確用法嗎?

 

家長注意!4歲小女孩因為媽媽幫她做了「這件事」竟然要截肢...別再讓你的愛造成傷害!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來源: Striking Study Shows How Football Affects the Brain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在美國國會圓桌會議上提出打橄欖球會使球員患腦震蕩的幾率會大大上升。鑒於足球也是一項會需要頭部觸球的運動,那麼踢...

閱讀詳情 »

孕婦須知 自然產與剖腹產‧生產風險面面觀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毛士鵬醫師  風險經常伴隨著事件而存在,無論是剖腹生產或自然分娩,不但皆存在相同的生產風險,不同的生產方式也各自存在不同的一般性風險。   早期社會生產具高風險 早期在醫療技術不發達的時代,生產有...

閱讀詳情 »

得知懷孕前做這些事要緊嗎?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  攝影‧化妝髮型/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懷孕後,常常是媽咪重新檢視生活習慣的契機,如果未知懷孕前,不小心做了可能影響胎兒而心生不安的行為,建議一定要仔細向婦產科醫師告知與詢問。   孕...

閱讀詳情 »

戒除奶嘴看時機 文/林語荷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淡水院區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 戒除奶嘴對寶寶來說是重大的改變,此時爸媽的支持與鼓勵很重要,必須與寶寶站在同一陣線。   吸吮是本能也是需求 大約於妊娠32周,胎兒在媽媽腹中即已能做出吸吮的動作,出生後,在正式邁入心理學領域中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