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家長要注意!跨國研究曝警訊 愛打電玩的小女孩社交能力較差

▲花過多時間玩電玩的女孩,研究顯示社交能力恐較同齡孩子差。(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愛打電玩的女孩子,未來社交能力恐不如人?正值暑假,董氏基金會提醒,根據今年4月發表於《兒童發展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孩子花太多時間玩電玩將影響其社交能力,尤其是10歲時經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社交能力到了12歲時比不常玩電玩遊戲的女孩低。

這一項研究由挪威科技大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及挪威盛奧拉夫醫院學者共同進行,為期6年,研究來自各種社經背景的873名、6歲挪威孩童,分別於8歲、10歲及12歲進行追蹤調查。

研究結果發現,打電玩遊戲依據年齡和性別而有所不同,且與一般看法相反,玩電玩遊戲對男孩的社交發展上並沒有負面的影響,但女孩在10歲時花更多時間玩電玩遊戲,比起較少時間玩電玩的女孩,在2年後顯示出的社交能力來得差;另外,8歲及10歲在社交上有困難的女孩,亦有較高機率在10歲及12歲時花更多時間在打電玩遊戲上。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研究結果發現女孩玩電玩,對社交能力較有負面的影響,可能因為女孩靜態活動多,而男孩一般而言戶外活動多,這本來就有助於社交技巧的提升,因此,在時間分配上,女孩花在玩電玩的時間一多,自然擠壓其練習社交能力的機會。

不過,專家也認為,孩子玩電玩就像成人追劇一樣,容易變成生活中的話題,有共同話題,彼此容易建立關係,有時是為了增進與同儕間的互動,花較多的時間在上面,不見得是沉迷。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社交能力有限的兒童可能會增加他們花在電玩遊戲上的時間,因電玩遊戲可以讓他們不須面臨「面對面」社交時,造成的尷尬與掙扎,且某些遊戲需要團體互助合作,會讓他們覺得有凝聚力,感覺就像自己可掌握與他人間的關係。

陳質采建議,就輔導的觀點來看,要禁止讓孩童容易感受到開心的行為,如玩電玩,實屬不易,身旁的家長或老師如果發現孩童社交能力面臨困境時,要能適時協助他們與人開心互動交流,培養快樂健康的休閒。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孩子不玩電玩,就會出現焦慮、空虛感、覺得生活中失去重心,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作息的話,就需正視。葉雅馨強調,家長可先釐清評估孩子的狀況,如花多少時間在電玩上、影響哪些生活作息、課業成績是否顯著落後等,接著與孩子討論,取得玩電玩與正常生活作息兩者間平衡的方式。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連兩天COVID-19本土確診新增個案破百,新北市和台北市今稍早共同宣布,從明(17)日開始,高三和國三生可在家不到校,改採遠端學習方式;學校老師可依需求,異地上課或線上授課。宜蘭縣長林姿妙也跟進宣布,自明日起至28日,全面暫停縣內所有公祭儀式、縣府下周起擴大彈性上下班、國三及高三學生下周起可以...

閱讀詳情 »

國內今再新增206例本土確診,其中台北市佔了89例,因應疫情持續升溫,指揮中心也宣布為利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授權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以「指揮中心記者會確診個案資料發布原則」,發布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而今(16)日台北市長柯文哲直言,已經沒辦法做疫調了,現在公布足跡已經不切實際,請陽性者自己打電...

閱讀詳情 »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今天表示,居住雙北地區或在雙北地區上班的中央或地方公務人員,自5月17日至5月28日,彈性上班時間可從上午7時30分至10時,下班時間也配合調整為4時30分到7時,以分散上下班人潮。人事總處今天指出,因應指揮中心提升雙北地區為三級警戒區,為避免通勤人員集中在尖峰時刻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閱讀詳情 »

昨日一口氣暴增180例本土病例後,今日又新增206例本土確診個案,醫療量能吃緊,有醫界基層嘆急診篩檢快被拖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為加速找出確診個案,指揮中心除了在雙北市設置篩檢站外,未來也研議在其他縣市廣設篩檢站,目前已邀集醫師公會、相關協會開會討論人力調度。指揮中心今公布,今日又新增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