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寒流來襲,要叮囑老人家注意保暖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天氣變冷了,不是該添加衣襪,穿厚、穿暖?曾經有發現認識的長輩,天冷時穿著薄衫穿雙拖鞋走來走去,覺得很納悶,「怎麼穿這麼少,不冷嗎?」老人家搖頭:「那ㄟ寒,袂曉寒(怎麼會冷!不會啦!)」,好驚訝!怎麼會這樣!後來與朋友們話家常閒聊發現原來有多位長輩也有類似情形,「給他們穿羽絨衣、圍巾,穿不住,嫌熱!」

老人不怕冷與感覺神經退化有關

長輩家人帶著老人家就醫時,有請教看診醫師「為什麼老人家會這樣?」,終於獲得答案,其實不是老人家不怕冷,而是隨著年紀增長,身體末梢循環神經不佳,循環功能變得遲鈍,還有就是感覺神經退化,大腦中樞調節能力變差,導致老人家出現反應迷思,無法快速感受冷、熱的交替,等到感覺身體冷時,已經是慢半拍了,醫師認真叮囑家人:「天氣驟降時溫度變化很大,會使血管收縮,就算老人家覺得不冷,不代表他們不受寒!一定要做好保暖

寒流來襲,要叮囑老人家注意保暖

冬天保暖2重點

自然醫學博士蔡冠漢是東方虹膜學第一人,在群組中分享一篇冬天保暖兩大重點,徵得同意進行分享,他認為只要確實執行,對身體健康有幫助 。 

重點1常喝溫開水

身體要保暖請時常喝60~70度熱開水,這個溫度的熱開水可以保持體內臟腑的溫潤;起床後,體溫較低,可以先喝一杯溫開水調節生理機制與禦寒。每日需補足人體所需水分?計算公式是每公斤體重需補充30~40cc水分

重點2從頭到腳保暖3部位

從頭到腳的保暖要注重頭頸及腳部三部位頭部頸部不要受寒,血管容易收縮,血壓會上升很快,會頭痛、頭重,要戴上帽子、圍巾保暖。老人家的末梢血液循環不良,雙腳容易冷吱吱,嚴重時甚至會抽筋,要穿上襪子、鞋子,不要光著一隻腳或穿拖鞋,讓雙腳受涼;

睡覺前可以泡腳全身暖和後入睡有保暖效果

寒流來襲老人家寧可多穿,也不要少穿

寒流來襲如果有發現家中長者有天冷不穿厚衣、穿著拖鞋趴趴走的異常行為舉止,身為子女者一定要多留意,除需主動叮囑長輩寧可多穿也不要少穿,免得受寒引起身體不適,更重要的是,早期失智症狀會有穿著不合宜的問題,要多做觀察,若覺得有異,需尋求醫師協助,早日發現、早日治療。

寒流來襲,要叮囑老人家注意保暖

相關推薦

智慧穿戴大廠Garmin龜山廠員工確診,桃市府疫調發現,源頭來自台北一名未被匡列接觸者,桃園市長鄭文燦因而怨北市未確實匡列,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強力反擊。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雙方有些委屈,他要澄清,關鍵的案15108在6/29已由北市府啟動居家隔離,並在7/2採檢確診日往前推三天為可傳染...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宣布,自7月13日起適度鬆綁部分措施。目前全國只有澎湖縣開放餐飲業者提出申請,通過審核後可開放內用。面對各縣市餐飲鬆綁措施陸續調整為不開放內用,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在記者會上呼籲中央要有決斷承擔的勇氣,否則受傷的是全國國民。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主持防疫應變會議會後線上記者會,媒體...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自7月13日起各地方政府可視疫情狀況「微解封」,不過幼兒園仍然未開放。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0至6歲幼兒確診人數已高達175人,主要來自家戶感染,因此對於幼兒園的開放要非常謹慎。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從5月9日到7月7日間,0至6歲的確診人數高達175人,主要來自家...

閱讀詳情 »

國內持續施打疫苗,有不少肥胖患者關注自己是否也能列入高風險族群接種。對於近期有民眾請醫師開診斷單後,仍無法預約打疫苗,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明,目前註記以去年1/1到今年5/31為準,但也不排除有特殊情形。不過他強調,基本上肥胖不是主診斷,而是如果因肥胖造成相關系統性疾病、以至於染疫和染疫後風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