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寒露時節天氣晝熱夜涼 中醫開立潤肺防燥生活飲食處方

寒露時節天氣晝熱夜涼 中醫開立潤肺防燥生活飲食處方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寒露是中國24節氣的第17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5個節氣,通常是在每年的國曆10月8日或9日。寒露的意思是露水日多,氣温比白露時更低。氣候變化上可明顯感覺到雨水漸少、天氣乾燥、白天仍熱但夜晚涼爽。


滋陰潤肺食物忌食生冷冰品 粥品熱湯食補暖身防病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此時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飲食上以「滋陰潤肺」的食物做為首選。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瞿瑞瑩表示,像是能祛風潤燥的芝麻、潤腸通便的蜂蜜、滋陰養胃的蓮藕、生津潤肺的山藥,以及能滋潤清熱的菊花和當令盛產的秋蟹,都是適合此節氣的飲食內容。不過瞿瑞瑩也特別提醒,秋蟹雖然肥美但性寒,皮膚容易過敏和腸胃功能不好的人,還是少吃為宜。


雖然秋老虎餘威未消,但飲食上建議不要貪食生冷食物和冰品冷飲,早餐可以溫熱粥品或包子饅頭等熱食作為選擇,特別是老人、小孩和體弱者。瞿瑞瑩也提到,像是山藥薏仁芡實粥、四神湯等,具有加強營養、強健脾胃功能,也適合此時節進食,烹煮上可以加入些許米酒調味,但如果是給小孩吃,則建議不要添加米酒。


※山藥薏仁芡實粥


材料:山藥10克、薏仁10克、芡實10克、白米100克


作法:山藥洗淨切塊,和薏仁、芡實、白米加水熬煮成粥,最後加入少許鹽巴和米酒。


※四神湯


材料:蓮子10克、山藥10克、茯苓10克、芡實10克、排骨100克


作法:排骨汆燙後,將所有食材放入盛有1,000cc水的鍋中,外鍋放2杯水,電鍋跳起後加入少許鹽巴和米酒即可。


早睡早起注意足部保暖 戶外活動抒發抑鬱情緒


所謂「秋收」、「冬藏」,進入秋冬就要轉為收斂,調養生息。瞿瑞瑩也建議,生活作息上,寒露起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避免陰寒之氣、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則有助舒展肺氣。


秋天開始容易感到昏昏欲睡,早上起不來,午後也特別提不起勁,建議可以調整睡眠時間、提早入睡,先從提早15分鐘開始,慢慢增加至30分鐘、45分鐘、再到1小時;中午也可小憩片刻,除了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也能減輕壓力,趕走此時節容易發生的抑鬱情緒。


早起則是因為秋天日照時間漸短而黑夜時間變長,早上外出活動曬曬太陽吸收陽氣,但要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記得慢慢起床,不可急速起身,外出活動時別忘了加強頭頸口部的保暖。所謂「寒從足生」,寒露時節要特別注意腿部的保暖,記得穿襪子或是溫水泡腳,以免受到感冒等疾病的侵襲。


寒露後日照時間漸漸變短,也會影響心情,容易出現情緒不佳、多愁善感的憂鬱心情。建議可多到戶外散步、快走或爬山,藉此調節精神和鍛鍊身體,舒展抑鬱。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外景主持人最怕紫外線!陳俋塵公開肌膚防曬保養秘訣
▸新冠死亡個案9成有慢性病史 「i顧健康」落實三高控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63歲的盧媽媽,在17年前隱約感到身體不對勁,腹脹、腹瀉,原以為是更年期,直到因嚴重腹脹就醫,才發現卵巢出現兩顆大如葡萄柚的腫瘤。經手術切除腫瘤後以為相安無事,不料10年後,因突然劇烈偏頭痛至急診就醫,進一步影像檢驗報告證實,卵巢癌復發,歷經一連串化療、放療,仍不斷...

閱讀詳情 »

35歲的陳小姐,在婚前健檢時發現異常,確診為乳癌。當下陳小姐無法接受,也不願意接受治療,甚至延後了婚期,後來經醫師耐心說明及親友的支持下,勇敢接受術前輔助性雙標靶加紫杉醇治療,不但腫瘤縮小,可以進行乳房保留手術保留了良好外觀,手術後病理診斷更達到病理完全反應,也在療程完成治療一年後,順利完成婚禮。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你也有半夜睡不著覺的困擾嗎?每天一早總是精神萎靡,感覺大腦昏昏沉沉的,但一到夜深人靜,就失去想睡覺的動力,好不容易入眠卻多夢、打呼又磨牙,不僅睡不好也睡不飽;睡眠技師提醒,如有這些情形恐是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了,若置之不理,極可能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而為更方便現代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孩子們的便秘問題,一直是父母最頭痛的問題之一。根據日本研究發現,便秘會導致腸道中分泌糞便毒素,長期未改善將導致八大後遺症,包括口臭、睏倦、臉色黯沉、免疫力下降、酸性體質、營養素無法正常吸收、代謝下降,睡眠品質差等症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奕成表示,一歲半到三歲是孩童便秘高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