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寧死也不化療!停經前晚期乳癌患者六大心結可解 新藥降三成死亡率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女性聞乳癌色變,特別是年紀輕輕就得到乳癌,無疑是晴天霹靂,更不用說在人生最盛年被宣告晚期乳癌,往往讓患者在治療之前卻步,錯失黃金時間。

201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體乳癌患者中,50歲以下診斷出乳癌比例約34.4%,其中5.2%的女性處於晚期乳癌。

臨床上一名45歲單身婦女,三年前得知自己罹患乳癌,卻因為無法面對化學治療可能造成的不適症狀,以及化學治療可能伴隨的牙齒毀損之副作用,而拒絕進行化學治療。果然,三年後出現癌細胞骨頭以及肝轉移的現象。

令人不忍的是,比起預期治療將帶來的痛苦,她反而更坦然接受死亡的到來。

類似這樣的心情,是不少停經前晚期乳癌患者的共同寫照;不是真的不想活下去,而是過去的治療方式所要付出的代價,相對於能夠得到的治療成效,讓她們寧可選擇生命結束也不願承受治療後的折磨。

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陳芳銘指出,罹患乳癌的婦女,生活嚴重受到影響,且國內停經前婦女比例高,她們正處人生與事業的巔峰,得知罹病噩耗時總千頭萬緒,煩惱無法陪伴孩子成長、擔憂工作無法繼續等,面對死亡威脅,心中的擔憂更難以估量。

這六大心境成為停經前乳癌婦女治療時沈重的負擔——情緒與心理、身體症狀和功能問題、家庭和人際關係、財務、工作緊繃、自我和心靈課題、醫療照護系統困難;種種心結使得罹癌婦女面對疾病時心力交瘁,處於身心靈皆脆弱的狀態,更加影響治療。

隨著新的藥物進展,停經前晚期乳癌的治療進入新的一頁,對病人來說,帶來了新的曙光。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表示,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度會議中為停經前晚期乳癌患者捎來福音,CDK4/6抑制劑搭配停經針以及荷爾蒙藥物,大幅延長晚期乳癌病患存活時間、延緩進入化療的時間,也降低近3成死亡率,且副作用低,不僅省下施打化療時必須常跑醫院並忍受嚴重副作用的負擔,還能保有生活品質。

勇敢治療,還有希望!醫師呼籲,國內醫療資源豐富、治療方式多元,不論是停經前乳癌婦女或是更年期乳癌婦女,應及早就醫與治療才是首要策略,與醫療團隊良好溝通,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活得更久、活得更好,是有機會的。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腸癌三度復發仍是一尾活龍 熟男只因配合醫師做到這件事

外貌漸變大鼻子、厚嘴唇? 罹患這種罕病4成人竟毫無病識感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蠶豆症是什麼?跟蠶豆有關嗎?為什麼會有蠶豆症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蠶豆症其實是一種先天性的基因缺陷,主要是因為身體缺乏G-6-PD這種酵素所引起的,導致身體可能因為某些因素而引發急性溶血性貧血,需特別留心防範。然而,吳醫師也補充,雖然蠶豆症目前尚無藥物可根治,但其實只要留意避免接觸各類禁忌,孩...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園又爆本土登革熱病例!疾管署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桃園市桃園區中聖里10多歲男高中生,一度高燒到40度住院,經登革熱NS1快篩陽性,由醫院採檢通報後,確診感染登革熱第一型;目前住院治療中。疾管署研判與先...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新冠肺炎再添1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為本國籍20多歲男性(案494),今年2月至尼泊爾參加宗教活動,9月3日與友人一同返國,值得注意的是,案494因為轉機需求,登機前3天的...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加利科技負責人林明進遭逮涉嫌進口中國製口罩,混充實名制口罩後,又爆出海關接連扣押多達83萬片的「偽台製」非醫用口罩,到底有沒有其他口罩國家隊在內?引爆全民信心危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蔡壽洤今(7)日強調,資訊絕對會公開透明,不會去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