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寧死也不化療!停經前晚期乳癌患者六大心結可解 新藥降三成死亡率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女性聞乳癌色變,特別是年紀輕輕就得到乳癌,無疑是晴天霹靂,更不用說在人生最盛年被宣告晚期乳癌,往往讓患者在治療之前卻步,錯失黃金時間。

201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全體乳癌患者中,50歲以下診斷出乳癌比例約34.4%,其中5.2%的女性處於晚期乳癌。

臨床上一名45歲單身婦女,三年前得知自己罹患乳癌,卻因為無法面對化學治療可能造成的不適症狀,以及化學治療可能伴隨的牙齒毀損之副作用,而拒絕進行化學治療。果然,三年後出現癌細胞骨頭以及肝轉移的現象。

令人不忍的是,比起預期治療將帶來的痛苦,她反而更坦然接受死亡的到來。

類似這樣的心情,是不少停經前晚期乳癌患者的共同寫照;不是真的不想活下去,而是過去的治療方式所要付出的代價,相對於能夠得到的治療成效,讓她們寧可選擇生命結束也不願承受治療後的折磨。

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陳芳銘指出,罹患乳癌的婦女,生活嚴重受到影響,且國內停經前婦女比例高,她們正處人生與事業的巔峰,得知罹病噩耗時總千頭萬緒,煩惱無法陪伴孩子成長、擔憂工作無法繼續等,面對死亡威脅,心中的擔憂更難以估量。

這六大心境成為停經前乳癌婦女治療時沈重的負擔——情緒與心理、身體症狀和功能問題、家庭和人際關係、財務、工作緊繃、自我和心靈課題、醫療照護系統困難;種種心結使得罹癌婦女面對疾病時心力交瘁,處於身心靈皆脆弱的狀態,更加影響治療。

隨著新的藥物進展,停經前晚期乳癌的治療進入新的一頁,對病人來說,帶來了新的曙光。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表示,今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度會議中為停經前晚期乳癌患者捎來福音,CDK4/6抑制劑搭配停經針以及荷爾蒙藥物,大幅延長晚期乳癌病患存活時間、延緩進入化療的時間,也降低近3成死亡率,且副作用低,不僅省下施打化療時必須常跑醫院並忍受嚴重副作用的負擔,還能保有生活品質。

勇敢治療,還有希望!醫師呼籲,國內醫療資源豐富、治療方式多元,不論是停經前乳癌婦女或是更年期乳癌婦女,應及早就醫與治療才是首要策略,與醫療團隊良好溝通,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活得更久、活得更好,是有機會的。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腸癌三度復發仍是一尾活龍 熟男只因配合醫師做到這件事

外貌漸變大鼻子、厚嘴唇? 罹患這種罕病4成人竟毫無病識感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為何他不怕伊波拉?當眾人紛紛逃離非洲,台灣首席防疫醫師羅一鈞,反而成為第一批趕赴現場的台灣醫師。建中、台大出身,他卻不願走一般醫師的高薪之路,立志要對抗令人聞之色變的致命傳染疾病,不但多次赴非協助當地防疫,也是台灣許多HIV感染者的守護天使。 文 / 何欣潔 / 今周刊 925期   防...

閱讀詳情 »

正常人的嘴唇紅潤,幹濕適度,潤滑有光,如果身體有問題,嘴唇會及時給你信號。     嘴唇蒼白:長期嘴唇蒼白應當去醫院查一下,醫生會根據其表現和自覺症狀給您作些相應的檢查,以排除有無貧血的問題。此外,某些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病人也可以表現出口唇缺少紅潤、乾燥等...

閱讀詳情 »

林哲良 食安接連出問題,衛福部官員卻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還把強冠公司製售劣質豬油事件發布為「綠燈」,認為餿水油對人體健康沒有立即的傷害,僅涉及品質問題及欺騙消費者,將問題丟給食品業者自己面對,造成民眾人心惶惶,相關業者商譽及營運也受損。對照衛福部今年年初的「三不宣言」,衛福部說過的話似乎都不...

閱讀詳情 »

文/羅一鈞 為瞭解伊波拉疫情並關懷疫區台商僑胞健康,衛福部疾管署派出首席防疫醫師羅一鈞與防疫醫師蔡懷德前往疫區奈及利亞十天,為台灣支援國際防疫跨出一步。本刊特別邀請羅一鈞醫師撰稿,為讀者提供第一手的防疫觀察與心得。 八月,正值西非的雨季。奈及利亞第一大城拉哥斯的天空烏雲密布,轟的一聲雷電交加下起宛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