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寶寶主導「吃」這件事 爸媽不再為斷奶而煩惱

  大部分爸媽自寶寶約4個月大起開始煩惱該如何引導吃副食品。除了常見製成的食物磚之外,日益流行的「寶寶主導式斷奶」也成為方法之一。使用此方法的寶寶,能提早接觸不同種類的食物,增加對於各種食物的接受度,在吃這方面的經驗及能力也有所提升,但跟風的同時,也應多加觀察自家的寶寶適不適合。

寶寶主導式斷奶 提供爸媽新的選擇

  近年來,在媽媽界十分火紅的「寶寶主導式斷奶Baby Led Weaning」(以下簡稱BLW),強調的是讓寶寶主導「吃」這件事。不再靠爸媽餵食,而是將食物放在寶寶面前,試著自己抓取,讓他保有食物及吃的方式的選擇權。

  吳淑娟主任提到,透過這樣的方式,將主導權交給寶寶,但爸媽應等寶寶約4至6個月大,坐姿較穩定後,再慢慢實行BLW。若4個月大的寶寶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藉由提升對於食物的興趣,建議利用小餐椅輔助,而厭奶的寶寶也能早點實行,有助於吃得更好。

BLW食物處理原則

  在準備副食品時,爸媽們通常都要花上好長的一段時間,將食物徹底煮爛,變成泥狀,再製作成食物磚,一旦寶寶不捧場,爸媽的心情往往顯得失落。吳淑娟主任表示,採用BLW方式,食物不一定得弄得爛糊,像是地瓜、南瓜等食物,只要蒸得軟一點,方便寶寶進食,也能保有食物的原型。

  另外,特別提醒爸媽,將食物切成適合寶寶抓握的大小即可,避免切成丁狀,以免寶寶吃進嘴裡舌頭一捲就跑進細小的氣管而被嗆到。同時,爸媽也應全程在旁觀察,即使大塊食物已軟爛、能慢慢咬,仍無法完全避免嗆到的狀況發生。

尊重寶寶 但要先了解寶寶

  吳淑娟主任分享其門診經驗,嘗試BLW的爸媽願意花時間陪伴寶寶吃完1餐,但曾經遇過幾位爸媽前來詢問,表示寶寶吃副食品的狀況不太好,在醫師的追問下,才知道爸媽為了要尊重寶寶,讓他選擇想吃的食物,不想吃也不勉強,卻導致寶寶體重不足。

  BLW雖希望寶寶擁有主導權,但畢竟寶寶的發展有限,無法完全的主導自己。所謂的主導,應是父母適當運用有趣的方式,引導寶寶自主進食。同時,爸媽也該思考,寶寶不吃的原因,以及是否不喜歡所準備的東西,或者是口感不好等,「在尊重孩子之前,要先了解他的能力,也要了解寶寶不喜歡的原因。」

★原文刊載於2019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387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卡介苗是幼兒眾多公費疫苗之一,其目的在於避免幼童發生嚴重的結核病,自105年1月1日起改為於幼童出生滿5至8個月接種一劑。然而,接種卡介苗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事項呢?  接種卡介苗可避免幼童發生嚴重的結核病,然而,接種卡介苗前也有許多須留心的事項!包括在接種前應先確認父母雙方家人是否有疑似先天性免疫缺失...

閱讀詳情 »

質子放射治療是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因它有劑量集中的物理特性可有效地破壞癌細胞,並大幅的減少不必要的放射劑量對正常組織的傷害。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張東杰醫師表示,臺灣現有質子治療機具備二種治療技術,依照癌腫瘤形式不同可採用不同的治療技術,以達到對病患最佳的治療效果。  質子治療提供兩種技術,分...

閱讀詳情 »

天氣漸漸轉冷,你是否反而覺得睡不好了?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氣候變化的確會對睡眠造成影響,且影響層面含括生理與心理,建議可掌握3個小技巧,讓天冷時也能一夜好眠唷!  天冷時躲在被窩裡最舒服了,但怎麼躺在床上竟睡不著了?臨床心理師吳家碩提醒,天氣變冷時常常會出現很多睡眠問題,包括因手腳冰冷...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35年來,癌症始終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首位,又以肺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胃癌最為常見。其中,胃癌又以亞洲人發病的機率最高,且隨著年紀增長,風險就遞增,不得不注意!   飲食是首要關鍵 所謂「病從口入」,不當的飲食習慣正是百病根源,胃癌的形成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