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看著寶寶哭個不停,不免會感到焦慮,同時擔心孩子的健康是否有問題。若抱持負面的情緒照顧孩子,其實不只給予自己龐大壓力,更可能影響寶寶未來的人格發展。預先了解寶寶哭泣的常見原因,試著以平靜的心情觀察、應對,更能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由於寶寶不會說話、溝通,「哭」成了最自然的表達方法。然而,許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得歇斯底里,不免懷疑寶寶生病、身體出問題。但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特約醫師羅玉芳指出,孩子哭泣的原因五花八門,卻只有5至10%的寶寶是真正因生理疾病而哭泣,家長可先評估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被滿足。寶寶哭泣常見原因,包括:
(一)肚子餓。
(二)太熱或太冷。
(三)尿布溼。
(四)對奶類過敏。
(五)嬰兒腸絞痛。
安撫孩子前 先穩定自身情緒
有些新手媽媽一看到寶寶哭得歇斯底里,便視為不得了的情形,非要孩子停止哭泣不可;有些媽媽則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或設想寶寶生了嚴重的疾病,一開始就將孩子哭泣看作危險的訊息,進而陷入過度焦慮的情緒中。
羅玉芳指出,媽媽若隨時處在焦慮的心情當中,孩子也會接收到這樣的情緒,有研究指出,寶寶長大後也會因此變得較負面,較悲觀地看待事情。她提醒,「媽媽要理解到,『哭』是寶寶的表達方式,不用完全阻止寶寶透過哭以表達需求。」寶寶會透過哭鬧引起父母的注意,藉而讓照顧者滿足他的生心理需求,因此父母不需要過度慌張,在安撫孩子之前,先穩定自身的情緒,以平靜的態度觀察孩子的需求,並給予孩子安全感,通常情況都能迎刃而解。
孩子哭了 要立刻抱嗎?
除了疾病、或生理因素,孩子也會透過哭泣尋求父母的陪伴、擁抱,而不少父母擔心寶寶因此養成用哭來撒嬌的習慣,紛紛在親子論壇提問:「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馬上抱?」
羅玉芳醫師指出,「我們希望孩子要學會等待,處理自己的情緒。但也不能因為怕孩子過度依賴、黏人,而漠視孩子的需求。」在不同時期,家長對待帶孩子的標準也應不一樣。根據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論,0至1歲的發展任務,是對於他人產生信任感,若寶寶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媽媽的關愛、照顧,則有助於往後的發展;反之,若孩子的需求未被滿足,則會容易使孩子在未來難以信任他人。
羅玉芳說明,要允許孩子透過哭泣來表達,並給予孩子安全感,但不代表孩子一哭就要立刻抱起。例如:若孩子本來在睡覺,而開始哇哇大哭,家長可以到嬰兒床旁邊,用平靜、愉快的語氣跟孩子說話,也可以放音樂、讓寶寶玩玩具。重點是給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他會慢慢停止哭泣。
編輯:林芊聿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週拋隱形眼鏡可用幾天? 不是七天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配戴隱形眼鏡的族群很多,從長戴型到月拋、週拋和日拋,都有很多人在使用;然而,竟然有人認為,週拋隱形眼鏡所使用的天數可以累計,以為即使隔一段時間使用也可以累積使用七天,就是所謂的週拋隱形眼鏡。錯誤的使用觀念,導致長期配戴的結果,可想而知,眼睛健康勢必受到危害。 一週...
閱讀詳情 »吃一頓火鍋大餐 要爬6座101大樓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火鍋熱量高的驚人!根據國健署統計,吃一頓吃到飽火鍋,熱量可能超過2500大卡,相當於9碗白飯的熱量。以60公斤的成人為例,需爬6座101大樓,才能將1餐多餘的熱量消耗掉。 火鍋4大傷身陷阱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民眾冬天通常會選擇吃火鍋,但火鍋有4大傷身陷阱,包括高熱...
閱讀詳情 »「不會死的癌症」 類風溼性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中年婦女的噩夢!關節腫脹、晨僵,骨骼破壞歪斜,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許多人常碰到的問題,雖然致病原因不明,但是許多患者只要病症一發作起來,關節紅腫,無法自由活動,除了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外,學習各種生活中的小撇步也是預防關節過度使用、惡化的另一項選擇! 手指變形 筷子拿不...
閱讀詳情 »Anti-VEGF健保給付 黃斑部病變省15萬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黃斑部病變患者看過來!健保署11月起,新增「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Anti-VEGF)」3種適應症健保給付,包括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續發黃斑部水腫(CRVO),不僅讓病友省下將近15萬元,還可恢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