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姿勢性頭形畸形 當心是「睡姿」惹的禍

寶寶姿勢性頭形畸形 當心是「睡姿」惹的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個月大的早產男嬰,近日父母發現頭部形狀不對稱,右後方看起來扁扁的,而且逐漸變得更明顯,因而前往醫院就診。除了外觀異常之外,男嬰的活動力及餵食狀況都屬正常,經過理學檢查及X光輔助證實無顱骨骨縫早閉現象後,判斷為「姿勢性頭形畸形」。

姿勢性頭形畸形 新生兒發生機率高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嚴世島表示,姿勢性頭形畸形其實並不少見,而且幾乎都發生在新生兒剛出生的前幾個月,主要是因為寶寶長時間躺臥於床上,而出現症狀;畸形包括最常見的單側後腦杓扁平,前後一邊略為突出另一邊扁平,更嚴重的甚至會間接影響到臉部的對稱性。

姿勢性頭形畸形非疾病 不會影響腦部發育

只要確定嬰兒是因為姿勢而不是其他先天性的疾病所造成的頭形改變,就可以稍稍放鬆一下,因為這不是一種疾病,日後也不會影響到腦部的正常發育。

嚴世島醫師提及,治療方式其實相當簡單,若早期發現,在還沒有很嚴重的情況下,多半可採用變換姿勢來改善頭形異常的狀況;若效果有限或是情況仍逐漸變得更嚴重,則可靠塑形頭盔來幫忙重新塑造出正常渾圓的頭形。

治療頭形畸形 頭盔在一歲以前使用效果較好

這客製化的頭盔是經過電腦計算後,製造出專屬於每個嬰兒自己的頭盔,而且配戴過程必須因應嬰兒顱骨生長的速度不斷調整,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果。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頭盔通常在一歲以前使用效果較好,一歲之後嬰兒的頭骨慢慢變硬後就很難去塑形了,也需注意嬰兒戴上頭盔後是否有悶熱的情況,因新生兒的汗腺尚未發育成熟,如不注意恐造成皮膚發炎或是熱疹產生。

【延伸閱讀】

卡車輾過,慢性疼痛難忍 輪椅國標舞冠軍靠「脊髓刺激療法」重生

減法飲食學正夯! 營養師:認明潔淨標章更安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7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基督教芥菜種會響應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關懷氣候變遷等議題,日前在北、中、南舉辦「安全城市嘉年華會」,基督教芥菜種會吳小萍執行長說,芥菜種會投入社區工作邁入第10年,透過80多個遊戲互動和宣導攤位,結合地方政府及在地資源,深入社區做好...

閱讀詳情 »

隨著國人生活習慣、飲食形態的改變,越來越多民眾習慣藉由食用保健食品,來補足日常飲食缺乏的營養素!因此保健食品是否能有效被利用,也成為不少人熱切關注的議題。專家表示,各種人體必需營養素會依飯前、飯後服用,而使吸收功效有所差異,因此民眾若能事先了解自己服用的保健食品種類,會使功效更加倍。 保健食品吃對了...

閱讀詳情 »

頭暈目眩別輕忽,小心可能是耳石脫位作祟!1名從事水電工作的男子,日前工作時不慎從高處摔落,之後不管是抬頭裝電燈或是低頭查水管,總會出現天旋地轉的暈眩持續數10秒,讓他非常困擾。一度懷疑是腦部損傷引起,回診神經外科檢查,卻未發現腦部病變。直到轉診至耳鼻喉科後,才終於確診其眩暈問題,其實是良性陣發性姿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晚上就寢前,往往是親子雙方最疲倦的時段,一旦孩子仍然吵吵鬧鬧,不肯上床睡覺,容易造成爸媽精神緊繃焦慮,一氣之下恐怕也沒有好臉色,對孩子、家長雙方都是負擔。獨立就寢的能力需要從小養成,作息、活動力、就寢三件事環環相扣。小小孩床鋪不要太軟 以免蓋住口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