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成長大事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寶寶成長大事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滿週歲後,就應開始訓練自主如廁。對我們來說易如反掌的如廁,卻是寶寶成長階段中的大事,也有專家曾說,若是在如廁訓練當中,孩子發現自己無法控制何時排便、如何排便,會產生嚴重的負面情緒,致使孩子憋尿、引起腎臟疾病。究竟如何訓練如廁、何時訓練如廁,美國兒科醫學會提出父母教學守則。
一、如廁訓練時間不應過早:美國兒科醫學會表示,不少中國、台灣的父母都太早進行訓練,但在歐美與日本,都選擇2歲後才開始教導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如,我想上廁所、我想吃飯等。專家表示,孩子的膀胱還沒有發育完全,過早要求孩子自主如廁,不利於膀胱儲尿功能的建立;其次,若固定時間排便時,有可能因迫使孩子用力而導致肛門周圍的組織破裂,增加日後得痔瘡機率;還可能孩子造成心理壓力。
那麼何時開進如廁訓練呢?美國曾有研究,一對雙胞胎,從出生50天開始進行如廁訓練、而另一個寶寶從出生700天開始進行如廁訓練,最後雙胞胎幾乎是同時學會自主排便。
專家解釋,這實驗說明,要訓練孩子自主如廁,一定得等到孩子成長到某種階段才行得通,一般而言,小男生約3歲,女生則是2歲半,而家中的父母可由以下細節觀察到,寶寶已經開始了解「什麼是上廁所了」!

  • 對爸媽上廁所感到興趣,還可能喜歡跟著爸媽如廁,甚至要求沖水。
  • 孩子開始瞭解「尿尿」、「大便」兩字的意思,同時可能會有蹲下的動作、臉部用力等表情。
  • 寶寶的害羞,爸媽小心應對:在某些情況下,寶寶可能會對如廁訓練感到尷尬或害羞,可能導致寶寶上廁所的意願被隱藏,若寶寶對於如廁訓練感到不適或彆扭,可能是需要更多的隱私。建議如廁訓練時,不要有一票人圍著寶寶看,同時應該教導孩子,上廁所就像每天倒垃圾般,沒有什麼好害羞。此外,寶寶不願意如廁時,避免對寶寶發脾氣,可能導致寶寶憋尿等負面情緒與壓力。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75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日前出現1例境外移入腸病毒重症病例,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特別到國小教導小朋友正確洗手步驟,防止腸病毒傳染以及保護民眾健康。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在南屯區惠文國小所舉辦的「擊退腸病毒、贏在常洗手」校園宣導活動中,變身為跆拳道高手,教小朋友正確洗手步驟,防止腸病毒傳染。他並告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老年人吃糊糊爛爛的食物助消化?走路越來越慢是正常現象?吃銀杏防失智?老年人照顧的觀念中充斥著許多迷思,據國內調查,民眾常見錯誤認知,吃喝(飲食、保健品)拉撒(排便狀況)睡各種面相都有,不警覺或是過當照顧,恐讓老年人陷入健康風險!《康健雜誌》針對全台1075位年滿20歲的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毒澱粉危害民眾健康甚鉅,各縣市衛生局持續針對相關食品業者進行稽查,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已稽查十三家澱粉廠,回收近二萬公斤毒澱粉,且將於一週內銷毀。另外,包括粄條、肉圓、黑輪、粉圓、豆花、粉粿、芋圓及地瓜圓等八大類食品業者,應於店內張貼澱粉原料廠提供的安全證明,衛生局並將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2013年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於5月4至5日舉辦,國內外專家針對頭頸部腫瘤治療趨勢與發展,包括手術治療及重建、化療、放射治療,以及最新的標靶治療等議題深入探討,此次年會更強調,朝向「預防醫學」做起才是降低頭頸癌發生的根本之道。藉由專訪國內耳鼻喉外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