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歪頭看人,竟是斜頸症!把握半年黃金治療期

家長注意:寶寶歪頭看人,別以為是可愛!醫師指出,有可能是寶寶常見的頭頸問題,只要在黃金時期內發現、治療,痊癒的機率相當高,但若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可能導致寶寶日後臉部不對稱,嚴重影響容貌且不易恢復。

寶寶歪頭看人,竟是斜頸症!把握半年黃金治療期

陳克琦醫師(如圖)指出,嬰幼兒斜頸又稱「歪脖子」,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照片/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新北市1名林姓婦人,寶寶3個月大時,發現脖子習慣性傾向左側,就算將寶寶頭擺正,過一下依舊會自動轉回去,讓父母非常苦惱。於是前往醫院尋求改善,新生兒科醫生在寶寶左邊頸部摸到一小硬塊,評估斜頸情形嚴重,需進行復健。

嬰幼兒斜頸症 又稱「歪脖子」

詎料,照會復健科教導復健方式後,物理治療了8個月,脖子依舊沒有改善。於是又轉往台北慈濟醫院,在醫療團隊建議下,先進行手術,再配合術後復健,而不到1個月的時間,小寶寶的脖子已經恢復正常、不再傾斜了。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小兒外科陳克琦醫師指出,嬰幼兒斜頸又稱「歪脖子」,是兒科常見疾病之一,是嬰幼兒頸部的胸鎖乳突肌因某些原因導致構造異常、緊縮或結成硬塊,使患側脖子因受力變短,頭部傾斜於患側,造成頸部活動受限的情況,發生率約0.3至2%。

寶寶歪頭看人,竟是斜頸症!把握半年黃金治療期

斜頸是嬰幼兒頸部的胸鎖乳突肌因某些原因導致構造異常、緊縮或結成硬塊,頭部傾斜於患側。(照片/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斜頸症狀:頭總是歪向同一側

目前對於造成斜頸的原因不明,可能因素可略分為先天性、後天性兩種。

  • 1.先天性成因:包括嬰兒在生產過程中肌肉不慎拉傷、頸部胸鎖乳突肌的血管阻塞、感染病毒引起肌肉纖維化等。

  • 2.後天成因:則多是頸部因發炎、受傷、腫瘤等問題造成。

一般而言,斜頸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嬰幼兒的頭總是歪向同一側,或頸部因肌肉纖維化出現雞蛋大小的硬塊,甚至左右臉、頭型不對稱,因此醫師主要以症狀表現及理學檢查(如:觸診)作為診斷依據。

物理治療黃金時間:半歲以前 熱敷+復健改善

嬰幼兒斜頸症治療則有物理治療、手術治療兩種。陳克琦醫師指出,每個寶寶的斜頸程度不盡相同,約有80%的孩子能透過在醫院、家裡勤做熱敷、頭部旋轉、搖擺、拉筋等物理治療復健改善,但物理治療最佳的黃金治療時間是半歲以前,如果成效不彰,就會建議外科手術,放鬆胸鎖乳突肌。

而執行斜頸手術時,會先在脖子上劃出1小傷口(約2公分),再以電燒方式將患部緊縮的胸鎖乳突肌切開,讓病童的脖子能自由轉動、消除硬塊。手術僅約30分鐘,雖然大部分孩子在術後都能恢復正常,但術後仍必須由父母協助復健,避免復發。

【醫師提醒】:

斜頸若不治療,未來除了容易造成駝背、肩胛骨歪斜外,孩子也可能因長時間歪斜看東西,導致視力減弱、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能力下降等後果。「嬰幼兒脖子軟嫩,有時不易判斷是否歪斜,因此父母應保有警覺心,以免延誤6個月的黃金治療時期。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635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如此喝湯,身體遭殃!喝湯的4大錯誤,別再犯了!(網絡圖片)  很多人都認為喝湯能大補身體,確實,湯的營養很豐富,能補充身體所需的某些物質,但是,在喝湯的同時,你也許還不知道,還有四大錯誤喝湯習慣。其實喝湯也有技巧,掌握正確的喝湯方法,才能讓湯的營養盡被身體吸收!   喝湯四大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根據衛福部調查,四十五歲以上成人超過一半同時有體重過重及肥胖的危機。許多人因為怕胖,連水都不敢多喝,覺得自己連喝水不吃東西都會發福,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並不正確。營養師說明,基本上水是沒有熱量的,再加上食物營養素中的醣類、蛋白質以及脂肪,它在代謝的過程中,是需要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馬偕醫學院邁入第七周年,特地舉行為期一週的成果發表活動,藉由辦學成果、師生教學以及研究上表現,展現七年來的成績單;馬偕紀念醫院院長施壽全表示,承載著馬偕博士留下來的歷史軌跡,一步步走到今天,馬偕醫院的各項發展亮眼卓越,加上學生們各個投入醫院實習,更是未來馬偕醫院的優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