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寶寶2歲半還不會說話 當心影響社交發展

寶寶2歲半還不會說話 當心影響社交發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強強2歲半了,還未曾開口說話,只會用手,指出想要的東西,大人無法意會時,便大聲哭鬧,同時也無法理解簡單的指令,如「去拿球球」,或「拿去給爸爸」。而家長卻也不太在意,總認為長大一點就好了。台南市衛生局呼籲,請家長們千萬別輕忽寶寶的聽語問題。

聽力缺損 儀器檢測可早期診斷

台南市衛生局指出,寶寶聽力缺損的問題是看不出來的,如未在黃金治療期被發現及治療,將會延遲語言發展及學習落後,繼而可能出現社會交往及精神發育等問題。

寶寶聽語發展的黃金時段是在3歲以前,但又以這3年中前6個月的聽力對語言正常發展最為重要。研究顯示,約有一半聽力缺損的新生兒是沒有危險因子的健康新生兒,而先天性聽力缺損雖有輕、中、重等程度區分,如未透過精密儀器的篩檢是不易被早期診斷。

6個月接受療育 可望與正常小孩相當

目前衛福部全面補助本國籍出生3個月內的寶寶,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檢,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家長們,要把握聽力篩檢的時程,若能及早發現,於6個月前接受療育,未來在語言、認知及溝通技巧等發展,將幾乎與正常小孩相當。

透過篩檢結果為通過,表示目前聽力在正常範圍,但不代表往後就無聽力問題,將來也可能因疾病或受傷造成聽力的缺損,建議家長務必持續觀察寶寶成長階段的聽語發展;若為不通過,並非已確立診斷,只代表寶寶須接受進一步的聽力確診檢查。期望透過早期診斷,充分把握聽語治療的黃金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標靶藥物的出現也為癌症患者帶來更佳的治療效果與更好的生活品質;其中,近期問世的ALK標靶藥物,對肺癌晚期患者無疑是一大福音。然而,一個月將近20至30萬的醫藥費,卻對癌友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對患者及其家屬也是另一個打擊。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子宮頸癌為國內女性好發的癌症,每年約有2千名新診斷病例和8百人死於子宮頸癌。然而,子宮頸癌卻是婦女癌症中最容易早期發現,可透過抹片檢查,即是相當簡便、有效的方法。  阮綜合醫院家醫科陳碧芳醫師說明,子宮頸癌的發生是子宮頸細胞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病例數持續增加,在治療照護上就顯得極為重要,根據最新的調查發現,近六成的癌症病友,在治療過程中,會有進食困難的經驗,包括,反胃、味覺改變等問題,然而在與癌細胞對抗過程中,養分充足與否是戰勝癌症的重要關鍵,醫師指出,癌症患者的飲食,能適度補充魚油可調節免疫功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日前,高雄醫學大學發生情殺案,引起社會震驚,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男性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大多會被賦予獨立、超越、勇敢的角色期待,也因此,男性比較介意在男性同伴面前失去競爭力,感覺自己被比下去、不如對方的時候,往往會產生激烈的競爭情結,呼籲民眾若遇感情礁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