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貝有過動症嗎? 9大症狀來判斷

寶貝有過動症嗎? 9大症狀來判斷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老是懷疑孩子有過動症嗎?根據美國精神科醫學會臨床診斷標準(如下述9項),只要孩子出現6種以上過動症狀,且時間持續超過6個月,並於兩種以上場合,例如學校與家中,就可能是過動症。醫師建議,過動症的小朋友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有助改善症狀。

過動症臨床診斷標準

9大過動症臨床診斷標準,包括:(1)在座位上無法安靜地坐著,身體動來動去;(2)在課堂中或其它須乖乖坐好的場合,時常離席、坐不住;(3)在教室或活動場合中不適當地跑、跳及爬高等;(4)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及休閒活動;(5)經常處於活躍狀態,或常像「馬達推動」般四處活動;(6)經常說話過多衝動;(7)問題尚未問完前,便搶先答題;(8)不能輪流等待,在需輪流的地方,無法耐心地等待;(9)常中斷或干擾其他人,如貿然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過動症常合併注意力不足

台北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蔡文心指出,過動症容易合併注意力不足,也就是所謂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可能造成學習成效低落,進而產生挫折、自卑,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負面的人際關係,建議及早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

適度運動改善

蔡文心醫師強調,其實絕大部分過動症的孩子為輕症,並不需要使用藥物(須由專業醫師判斷),透過行為治療就能有效改善,建議家長每天帶孩子運動1小時,如游泳、騎自行車、慢跑或打籃球,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以適度發洩精力,改善過動症狀,另外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2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時下年輕人極愛戴著耳機聽音樂,臨床上,就有一名男大學生,因為戴著耳塞型耳機聽音樂睡著了,一覺醒來,竟發現聽力受損;醫師提醒,聽力受損往往無法完全恢復,年輕人若要戴耳機聽音樂,應遵守「二不一少原則」,不要音量太大、不要長時間聽戴、少用耳塞型耳機。澄清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朱繡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消滅蛀牙,大家一起來!國內幼兒齲齒比率偏高,以台北市為例,學齡前兒童齲齒率62.7%,平均齲齒數為3顆。為此,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積極介入公衛預防,委請牙醫師至幼兒園幫幼兒在牙齒上塗氟。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林莉茹指出,小朋友如果吃太多餅乾、糖果等含糖零食以及飲料,進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微創手術已成為外科手術趨勢,而且從多孔已進步到單孔!就有一名二十歲年輕男子,因為氣胸到台南市立醫院就醫,經由該院以「單切孔胸腔鏡」進行手術,這名男子恢復良好,在術後隔天即出院回家了。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南市立醫院胸腔暨食道外科吳星賢醫師表示,該男子突然發生左邊胸痛、呼吸微喘的情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年31歲的胡小姐在25歲確診為隅角開放性青光眼患者,因害怕開刀長期用藥控制眼壓。去年懷胎因擔心藥物影響胎兒,於是擅自停止用藥,不料懷孕期間眼壓飆升,損傷視神經,產後短短一年內,視力從兩眼0.2-0.3退化成失明,原本出於母愛的停止用藥,反讓她無法親眼目睹孩子成長。三軍總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