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貝發展遲緩? 這些小動作有解答

寶貝發展遲緩? 這些小動作有解答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父母都擔心寶貝發展遲緩,如何早期發現呢?小兒科醫師強調,學齡前兒童各種階段應出現不同的動作表現,如4個月前的寶寶就能揮動手腳,還可抓握玩具,6個月大有些孩子還能翻身了。

早產兒 發展遲緩機率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中豪表示,兒童的日常小動作反映腦細胞發展狀態,以及骨骼、肌肉的發展,更透露出發展是否正常,尤其早產、先天性畸形、曾罹患腦炎、腦膜炎、腦出血、水腦或腦缺氧的嬰幼兒,出現發展遲緩的機率較高。

日常小動作可判斷

如何發現孩子有發展遲緩?王中豪舉例,4個月前的寶寶逐漸對周遭事物感到好奇,會嘗試揮動手腳、碰觸或抓握;5個月大可將頭撐起、翻身;6個月大可翻身、可手舉過頭;7個月大可自己坐起、抓著東西敲打;8個月大開始爬行,還能側抓握物;12個月大開始練習走路、也能拍手了。

玩遊戲陪伴孩子成長

王中豪建議家長,多花時間與孩子互動,最簡單也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和孩子玩遊戲,從陪伴的過程中,就能漸漸發現孩子的成長;若發現有發展遲緩,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透過早期療育能幫助孩子進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3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許多家長認為「看螢幕」對孩童有害,但3C產品已成為現代生活一部分,專家建議家長與孩童討論最合適的時間限制。英國皇家兒科醫學院(RCPCH)日前發布指引,建議家長應考慮家中螢幕時間是否「控制得當?」、「干擾作息與睡眠」、「導致零食過量」決定螢幕使用時間。RCPCH主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 】輕摸左手臂上的小圓疤痕,這是每個人注射「卡介苗」的痕跡,疫苗能防感染嚴重結核疾病。但部分嬰幼兒在接種卡介苗 3 個月後,傷口仍持續化膿,甚至同側的腋下淋巴結、頸部淋巴結異常腫大等狀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陳文發說明,務必就醫,讓專業的兒科醫師判斷及處置。接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 】台灣每年約有 2,300 位兒少因為不同狀況,需要在寄養安置系統接中受照顧;其中,家扶基金會估計,2019 年需要逾 500 戶家庭有意願加入,才能因應兒少安置的各式需求。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鼓勵更多家庭能「打開家門、讓愛進入」,幫助更多有需求兒少,讓他們得到需許多...

閱讀詳情 »

辛苦工作一天,好不容易下班回到家,當然要「嘩」的一聲投入沙發的懷抱啊!但專家提醒,愛當沙發馬鈴薯又沒有留意坐姿,不但無法達到放鬆目的,在長期不當壓迫頸椎下,更可能使惱人的三叉神經痛、暈眩、顳顎關節痛等5大健康問題找上門。因此,想要預防上述症狀出現,學會什麼是沙發上的不當坐姿、避免再犯,非常重要。 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