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逾 2 千名兒少需「暫居」 寄養家庭盼增 500 戶

逾 2 千名兒少需「暫居」 寄養家庭盼增 500 戶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 】台灣每年約有 2,300 位兒少因為不同狀況,需要在寄養安置系統接中受照顧;其中,家扶基金會估計,2019 年需要逾 500 戶家庭有意願加入,才能因應兒少安置的各式需求。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鼓勵更多家庭能「打開家門、讓愛進入」,幫助更多有需求兒少,讓他們得到需許多無形溫暖反饋。

家外安置給兒少暫居處 協助未來與親友重聚

兒少寄養安置服務,因應某些需要家外安置的特殊階段而存在,給予 18 歲以下孩子一個暫時的家,待原生家庭順利修復後,再協助孩子返家與親生家人重聚。因此,許多人基於關懷不幸兒童、回饋社會等因素,投入寄養家庭的服務,卻因此感受到藉由孩子成長、進步而得的成就感。

分享寄養家庭經驗 寄養童反饋備感溫情

參與兒少寄養家庭長達 18 年,共撫育 35 位寄養童的美玉媽媽,起初因為姐姐擔任寄養家庭備受感動而一起加入,當年 15 歲的兒子也相當支持媽媽,將寄養童當作家人般來照顧。期間更因為寄養家庭的交流認識許多朋友,也讓孩子玩在一起、相互幫助成為彼此最大的後盾。他表示,自己因為寄養童而充實自我、學習新知,更多了如親人般的陪伴,會持續性投入擔任寄養家庭。

另外,仁傑媽媽投入第 3 年寄養服務,全家同心支持,除了自我內心的收穫,透由家扶社工提供各式訓練、資源,更讓自己持續向上進步,甚至感染身旁鄰居親友,大家共同為寄養童付出。

寄養家庭有助穩定兒少未來 呼籲大眾加入行列

對於寄養服務,自 102 年至 106 年共四年的「結束寄養安置兒童少年結案狀況」發現,兒少「返回原生家庭」及「親友照顧」的比率皆為 6 成、「被收養」約佔 1 成,顯示出服務確實能助益兒少未來,邁向穩定的生活。對此,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寄養家庭的安置服務,是將愛延續的公益行為,有挑戰也有溫暖,因為寄養服務而衍生的效益更是超乎想像;呼籲更多人加入寄養家庭的行列,能接力將愛傳遞開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90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不管誰再講燕窩有多好,當看完工廠的製作過程後,請告訴大家:「吃燕窩等於是在自殺?」 當燕窩採下來的時候,草燕和毛燕都很骯髒,而且惡臭比!根本不會有人想吃。現下就讓我們帶你去看看人們怎麼去把它們變成能吃的東西吧!     工人們正把草燕、毛燕上較大的毛、草、泥清除 &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健走」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運動,不受時間、空間、人數、地點、年齡的限制,只要想運動,隨時都可上路;為鼓勵長者多運動,台南市衛生局特別請各區衛生所舉辦「萬歲爺奶健走王選拔賽」,只要年滿65歲,就可參加比賽!要活就要動,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要執行才能活得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