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尋找冠心症治療方針 馬偕將加入國際研究

尋找冠心症治療方針 馬偕將加入國際研究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2年國人死因統計,每年高達一萬七千多人死於心臟疾病,僅次於癌症。為找出冠狀動脈狹窄而導致心肌缺血患者的最佳治療方式,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與紐約大學將合作主導,針對冠心症患者的藥物治療及介入性常規治療做臨床上之研究,台灣目前只有馬偕紀念醫院參與此臨床研究。

此項研究為國際研究計畫(ISCHEMIA,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Comparative Health Effectiveness with Medical and Invasive Approaches)是一個以心血管影像為主的觀察性研究。目前全球有30多個國家、近400家不同醫療機構,預計8,000名患者將參與其中。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崇烈表示,冠心症患者猝死的機率高;冠心症就是冠狀動脈心臟病,成因是供應血液回到心臟的動脈變得狹窄或阻塞,流向心臟的血液減少而使心臟局部缺血,導致胸痛(心絞痛)、呼吸急促、上肢疼痛、盜汗、嘔吐等症狀。若心臟動脈完全被堵塞,將導致心臟病發作或造成心臟組織損壞,臨床上表徵為穩定心絞痛、急性冠心症(不穩定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嚴重的話,可能發生猝死,不可不慎。

馬偕紀念醫院放射科主治醫師惲純和補充,近年來,電腦斷層掃描協助檢查早期心臟血管狹窄,已廣被民眾接受。臨床上,針對冠狀動脈狹窄病人,可依其心肌缺血的風險程度分級及分組,在心導管治療小組及心臟外科團隊協助下,進行臨床常規醫療的程序,如:保守藥物治療或心臟血管介入治療(冠狀動脈支架置放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954

相關推薦

快開學了!COVID-19疫情仍持續延燒,師生及家長們該如何防疫?新北市教育局委由新北市學校護理人員協會,製作2019新型冠狀病毒校園因應簡報。針對疾病介紹、師生及校園訪客防疫措施四大重點,以圖解化的生動方式,說明因應之道。認識新冠肺炎 建議睡飽、多喝水保健康新冠肺炎臨床症狀有98%為發燒、76%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1歲4個月大的陳小弟弟,因多日嘔吐、腹脹及無法進食,被家人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經X光及電腦斷層掃瞄檢查後發現,陳小弟弟有嚴重腸子阻塞問題,需緊急手術開刀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說明,陳小弟弟在緊急手術後發現,導致腸子阻塞的原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一年有超過五千人因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而死亡,主要因病患容易出現呼吸喘促、咳嗽或因藥物治療造成的副作用影響食慾而減少進食量,導致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等現象; 高醫營養部營養師陳虹均指出,當出現營養不良時,不僅會造成病患呼吸困難、缺氧等問題,也可能促使免疫力下...

閱讀詳情 »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就要正式開學囉!學校都嚴陣以待防範新武漢肺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家長和學生,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保護眼睛避免感染病毒一樣重要,因為眼睛和其他鼻子嘴巴等器官都有黏膜,黏膜雖然可以保護器官,卻也是病菌的出入口,口和鼻必須戴口罩來保護。 眼睛要怎麼保護防範武漢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