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嘔吐腹脹送急診 發現3公分大水晶球釀成腸阻塞

寶寶嘔吐腹脹送急診 發現3公分大水晶球釀成腸阻塞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1歲4個月大的陳小弟弟,因多日嘔吐、腹脹及無法進食,被家人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經X光及電腦斷層掃瞄檢查後發現,陳小弟弟有嚴重腸子阻塞問題,需緊急手術開刀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說明,陳小弟弟在緊急手術後發現,導致腸子阻塞的原因,是因為小孩誤食花瓶裡作為裝飾使用的水晶球(亦稱水晶寶寶)。該小球進入人體吸水後脹大至3公分,卡在小腸中間導致陳小弟弟多日腸胃不適。手術取出腸道中的水晶球後,陳小弟弟術後恢復良好,5天後即可進食並出院回家療養。

 

醫師進一步說明,手術取出的水晶球,直徑長達3公分,原本水晶球直徑為0.6公分。水晶球是丙烯酸高分子聚合物樹脂,可作為植物培養、保存花材之介質,具有保水效果,吸水後有脹大的特性。水晶球顏色鮮艷,與糖果非常類似,很容易吸引小孩的注意而不小心誤食。

 

黃元惠醫師提醒家長,如有使用水晶球當作盆栽或植物的介質,務必要保管好,或放置於小孩不易取得之地方,避免家中的幼童接觸或玩耍,以免誤食造成腸阻塞,引發生命危險。

 

此外,家中若有嬰幼兒,也應注意小件物品,如硬幣、鈕釦、珠子等,避免嬰幼兒把玩吞食甚至誤入氣道,萬一造成呼吸道異物梗塞,其情勢會更加危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Google台灣發布2020年熱搜關鍵字,與健康相關的議題多圍繞在新冠肺炎,搜尋酒精與口罩都相當熱門;此外,台灣重量級政治人物李登輝逝世,也成為熱搜話題,加上多位台灣藝人突然離世,包含劉真、小鬼、羅霈潁、吳朋奉,都成為一時話題。 2020年快速竄升關鍵字 2020年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世界都繃緊神經。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無論是何種病毒、細菌來襲,自身的免疫力永遠是第1道防線!不當飲食、心理壓力、空汙等因素,都會造成身體裡的氧化壓力,引起發炎,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就會降低免疫功能,易受病菌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我國於2018年9月開放自體細胞治療,至今核准自體免疫細胞、自體脂肪幹細胞、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自體纖維母細胞及自體軟骨細胞等6類細胞治療技術,均屬自體細胞移植,適應症多達53項,為了造福更多患者,衛福部擬開放異體細胞治療。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這次將透過修法來開放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已4天沒有新增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仍須觀察至2月4日才能有初步結果,本土疫情似乎漸漸平息,但境外因國際疫情增長,今(28)日仍有2名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由美國與德國入境(第895例與第896例)。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895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