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對抗化療副作用 免疫營養素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對抗化療副作用 免疫營養素是關鍵!

根據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最新調查顯示,有近3成乳癌病友於化療過程中,曾因副作用不適而萌生想中斷或要放棄治療的念頭。其中,讓乳癌患者聞化療色變的副作用,以口腔黏膜破損或潰瘍、腸胃道不適、掉髮、疲倦及疼痛等五大副作用最令患者恐懼。成功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李國鼎主任表示,由於治療過程中身體可能會導致發炎反應,透過魚油、精胺酸及核苷酸等三效免疫營養素的補充,將可有效調節體內免疫機能,提升體內抗炎反應,強化免疫系統,緩解治療所帶來的不適。


化療副作用好痛苦 導致病友視治療如畏途
乳癌治癒存活率高,早期乳癌治療五年存活率超過9成,多數只要透過積極的治療都可恢復健康人生。透過乳癌病友協會調查發現,面對治療過程,最令患者恐懼的首推化療,但副作用大多難以承受,甚至約有近3成病友曾在化療過程中因副作用不適而萌生要放棄治療的念頭。因此,透過正確補充免疫營養能幫助身體降低發炎反應,儲備抗癌好戰力。

 

癌症營養迷思與錯誤營養行為 反影響化療結果
根據調查,約有七成五的乳癌病友對於癌症營養不甚了解,甚至仍持有錯誤觀念與迷思,多數患者認為以蔬菜水果為主的生機飲食或素食,對抗癌有好的效果;亦有患者認為在治療期間不可攝取過多的熱量,因為吃太營養會促使癌細胞生長,而採取低醣飲食或減少肉類的攝取,以餓死癌細胞,針對這些觀念,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技術主任李沛融表示都是錯誤的認知!癌症治療的營養需依照個人狀況補充至為關鍵,若採取單一營養的飲食方式,可能會容易因為營養素不均衡而造成體重減輕或體力變差,甚至影響治療結果。

 

三大免疫調控營養素 讓患者勇敢走過化療
面對乳癌治療,其實多數病友在調查也顯示,親友的陪伴、抗癌成功的意志力及對抗化療的體力是最關鍵的因素;此外,也需要隨時保持積極正面的心態、努力克服許多化療後的不適感,並於治療期間正確的補充營養素。
因此,根據ESPEN歐洲營養指南建議,於手術前後7天加強補充使用魚油、精胺酸及核苷酸三大免疫調控營養素,可增強免疫抵抗力,並有效減輕癌細胞所釋出的發炎物質、維持免疫調節能力及增進免疫細胞數量及成熟分化,幫助辨識及對抗癌細胞。此三效免疫營養素,不僅可為營養不良或有營養不良風險的患者提供預防性術前營養能量的儲備,更能有效調節體內免疫機能,減輕體內的發炎反應,陪伴病友勇敢走過治療階段。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止咳藥水,竟讓82歲的老翁差點猝死,黃姓老翁幾個月來容易疲倦,日前嚴重心律不整,竟差點猝死,家人趕緊送醫,抽血發現血中鉀離子濃度過低,緊急補充鉀離子後才穩定,進一步追查,元凶竟是市面上垂手可得的止咳藥水,釐清病因後,請老翁不再服用藥水,並輔以藥物治療,2個月終於回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餐飲業上班的郭先生,下午4點左右就結束工作,因為想趁年輕多打拼,因此下班後還有繼續兼差,一天工作時間長達16小時以上,睡眠時間大概只有4到5小時,久了之後,發現腸胃不舒服,就醫後發現有胃潰瘍,醫生建議,若吃飯時間還在工作,就吃點東西墊胃,工作緊張,大便會不順,因此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焦慮、壓力大,排便不順讓你腸腸出狀況?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調查上班族腸胃狀況,從受訪者工作與生活起居習慣發現,「4大偽國際作息亂象」,包括工作超時、夜不成眠、國際食差、排便不定。 睡眠時間越晚 腸胃問題越多 近5成上班族表示工作需要經常加班,每日工作超過12小時以上者...

閱讀詳情 »

什麼哈密瓜不只有種「哈味」還可以讓你流的汗都充滿這「哈味」? 原來是,根據dailymail的報導,澳洲心理學家史提芬(Ian Stephen)的研究團隊,在最新一期《進化與人類行為》期刊中提出了一個關於汗水味道的研究。 研究團隊,隨機採集了43名男子的汗味,並找來9名女性嗅聞,結果發現類胡蘿蔔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