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抗子宮內膜異位症 預防勝於治療!

對抗子宮內膜異位症 預防勝於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子宮內膜是覆蓋著整個子宮的組織,在女性生育年齡期間,這些組織會週期性的增生,然後剝落成月經。而「子宮內膜異位症」即是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造成異位生長的疾病,若是長在卵巢,就是所謂的「巧克力囊腫」,若是長在子宮肌層則稱為「子宮肌腺症」。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婦產科特約醫師梁玉玲表示,對抗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方法,絕對是預防勝於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原因不確定 婦科檢查不可少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常見且詭異的婦科疾病,一般患此病的患者年齡為生育年齡婦女,以20至30歲最多,臨床症狀以經痛、性交疼痛、月經來之前點狀出血或經血量過多、不孕症、週期性下腹疼痛,而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原因,目前不十分確定,一般來說致病機轉分為子宮內膜組織轉移、體腔上皮的演變、原有的胚胎細胞、免疫功能異常以及其他包括基因遺傳等,促成子宮內膜異位形成。

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婦產科特約醫師梁玉玲解釋,依照美國生殖醫學會分級,子宮內膜異位症分為輕微、輕度、中度、重度。輕微發生部位於表淺的腹腔、骨盆腔處,自然懷孕機率不變,與常人相同;輕度發生部位於或深或淺的附著於腹腔、骨盆腔、兩側卵巢、子宮橫後穹窿處,自然懷孕機率70%;中度則發生部位於深度的附著在腹腔、骨盆腔、兩側卵巢、子宮橫後穹窿處併有沾黏情形,自然懷孕機率40%-50%;重度發生部位於卵巢深部的內膜異位瘤、重度沾黏、子宮後穹窿完全阻塞或卵巢沾黏,自然懷孕機率小於30%,但經過治療可以提升至40%。

造成女性生活困擾大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檢查方法,包括觸診、透過直腸、陰道內診,或是腹部觸診;抽血檢查,CA-125的抗原存在於體內的組織中,平常這些抗原不會釋放,但組織受損或異常增生時,血液中的CA-125將會上升,雖然數值不能作為疾病篩檢的指標,但可為一種治療參考,如果數值持續上升,就可能需要改變治療方法;腹腔鏡檢查是唯一能確診的檢查;超音波檢查則可以找出囊腫位置。

子宮內膜異位症一般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包括了腹腔鏡手術、藥物治療,而藥物療法可視為一種短期壓抑性的權宜措施,使用藥物將異位性的內膜萎縮或減少,使其造成不孕或引發經痛的影響降低,從而讓體內免疫系統吸收病灶;或趁病狀減輕的空檔趕緊懷孕或接著手術,以去除殘餘組織,可降低再發機率,都是使用藥物的主要目的。梁玉玲提醒,子宮內膜異位雖然不是致命疾病,但造成女性生活困擾大,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能使其再發率降低,對付此病重視預防而不是治療,如有症狀應至醫院檢查為最好的對策。

【延伸閱讀】手肘摸到不明硬塊 竟罹患罕見皮膚癌「默克細胞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1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秋冬痛經補氣血喝優酪乳紅豆湯   核心提示:女性上班族常因經期疼痛嚴重影響工作,中醫師建議,想要告別經痛,必須同時調養肝臟和胃腸。改善經痛,中醫師建議,平時可多喝優酪乳、牛奶,緩解疼痛。 在中醫理論中,女性經痛多半與體內新陳代謝有關,想要告別經痛,必須同時調養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家長注意!冬天寒冷,愈來愈多小朋友感冒,出現喉嚨痛、鼻塞,合併咳嗽、發燒,甚至伴隨呼吸急促、呼吸很喘等嚴重現象。醫師提醒,可能不是單純感冒,而是哮吼,最好及早治療,以免發生呼吸窘迫。雙和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林聖傑指出,哮吼是小兒常見的呼吸道症病,好發於寒冷的冬季,由感冒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近期一位81歲的老先生,因為顱內出血病史而長期臥床,由於連續發燒3~4個月,卻找不出原因,最後接受鎵-67單光子射出暨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罹患大腸癌,找出發燒主因;另一位54歲的男性,也透過同樣的檢查,診斷出攝護腺炎。成大醫院核子醫學部主治醫師邱南津表示,許多疾病都會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好冷,又到吃火鍋的好時機,但許多人想吃又怕胖,營養師楊罳涵提供吃鍋不怕胖的小祕訣,首先避免吃到飽,湯底選擇清湯、昆布湯,火鍋料最多吃2個,肉品宜選白肉,蔬菜可多吃,泡麵、冬粉儘量不吃,就不必擔心發胖的問題。營養師楊罳涵指出,吃火鍋最忌諱吃到飽,民眾通常為了吃夠本,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