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抗隱形缺氧猝死 智慧醫療「血氧即時監測平台」上線

對抗隱形缺氧猝死 智慧醫療「血氧即時監測平台」上線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輕症新冠肺炎患者頂多咳嗽、發燒,應該沒事,不過,台大醫院最新調查發現,約有3成輕、中度患者在短時內快速惡化,而血氧無預警降低為關鍵因素,嚴重者還可能因「隱形缺氧」而猝死。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表示,確診者肺部常會出現許多微小血栓,以致血氧濃度不知不覺地下降,等到腦部發現異常時,濃度極低,治療變得更棘手。


李建璋強調,如欲及早發現「隱形缺氧」,就必須透過血氧監測。不過,目前確診住院病人監測仍須仰賴醫護人員,但頻繁的接觸又可能感染風險,而光是穿脫防護設備,就成為護理工作龐大負擔。


為此,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台灣微軟、工研院及泰博科技等單位共同研發「血氧系統即時監測平台」,結合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打造「混合實境病房」。


李建璋說,該套系統可以隨時監測患者生命徵象,一旦血氧濃度低於95%,就會即時發出聲響,予以示警。醫護也能透過混合實境頭戴式裝置,將視線所見的環境影像傳送回遠端,讓遠端醫師不需直接患者,就能提供即時醫療診斷,減少人員染疫風險。


李建璋表示,此系統也能用於研究之用,蒐集大量患者的連續性血氧濃度、生命徵象數據,就成為大數據,透過Microsoft Azure IoT及AI平台建構人工智慧系統,就能提供精準預測,找出高風險族群,幫助醫護人員及大眾推測未來什麼樣的人可能帶有疾病危險,甚至在危急情況之前先行預警,達到提醒的作用。


至於平台所收集的數據會歸屬哪個單位?李建璋回答,這次專案的起心動念是為了趕快把平台應用到需要的病人身上,相關數據就如同我們買的智慧手機,或是智慧手錶一樣,是屬於病人本身,當然負責照顧的醫院,也可運用這些數據來作為醫療的判斷,這是一個完全以服務為導向的專案。


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表示,每隔幾年新興傳染病就會再次捲土重來,「疫情這場仗是打不完的」,各界應該團結,討論出新興疫情的SOP,並發展即時回饋系統,例如,可以掌握施打疫苗後的真正反應。


桃園市長鄭文燦也表示,桃園是國門之都,是邊境防疫的重要戰線,隨著歐美國家解封,旅行逐漸恢復,這次桃園市府及部立桃園醫院優先導入混合實境病房,在負壓隔離病房與集中檢疫所具體協助第一線醫護人員執行防疫工作,讓病患獲得更妥善的照護,相信能強化桃園的防疫能量,也期待未來能推展到更多地方。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毛寶貝食物過敏典型與非典型症狀 1張圖幫飼主搞清楚
▸2020國人癌症死亡人數降低 攝護腺癌排名竟悄悄上升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2歲李先生為貨車司機,去年曾因心肌梗塞幸運獲救,但他坦承因「太鐵齒」並未規律服藥,日前在家再度發作,當下打119求救,救護人員透過「即時無線傳輸12導程心電圖」,讓醫師掌握到院前第一手資訊,到院後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救回一命,患者除感謝消防隊及醫護團隊,也發誓要乖乖服藥。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研究證實,「檳榔子」是第一類致癌物,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會致癌!檳榔在台灣是常見的交際物品之一,卻也是最可怕的健康殺手;國民健康署呼籲,檳榔致癌性強,已有嚼檳榔的民眾應遵循拒檳三招「麥哺、麥揪、麥請」,及早戒檳,不僅可遠離癌症,對自身健康也有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師與病人彼此除了得建立互信關係,另方面其實也是生命共同體,身為花蓮慈院泌尿部主任的郭漢崇就將超過三十年的行醫歷程中最印象深刻的醫病關係故事集結成冊,而花蓮慈濟醫院也舉辦心靈講座《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邀請郭漢崇分享臨床故事,其中也包含自己罹癌由醫師轉為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五十歲男性,單側鼻塞膿鼻涕數月,於家裡附近診所就診服藥,經治療後症狀仍反覆發作。某次大力打噴嚏後發現鼻腔擤出沒看過的黑色生物的尾巴,轉而至醫院就診,經醫師仔細檢查後,赫然發現右側鼻腔內有黑色活物,馬上於門診安排鼻竇內視鏡檢查,並經內視鏡協助下取出一條長約四公分的活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