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疤痕說掰掰 掌握四原則

對疤痕說掰掰 掌握四原則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疤痕質地區分多種,對於新生疤痕與出現超過一年以上的成熟疤痕,應對方式也不一樣;不過,依據醫學證據上許多臨床實驗,對於傷口剛痊癒所形成的疤痕,照護原則主要分為四大項:濕潤、密閉丶抗張力丶下壓力。

濕潤:傳統上使用紗布丶泡棉等所蝟「傳統敷料」來保持乾燥並照顧傷口,但其實這是錯誤觀念。目前則以水凝膠丶人工皮丶泡綿丶海藻膠等材質的「先進敷料」來照顧傷口,可維持傷口適當濕潤度,促進傷口快速癒合,預防疤痕產生;同時新生疤痕也需要提供適當濕潤度。

密閉:提供新生疤痕一個密閉環境,除了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導致色素沉澱;最重要是防止經表皮水分流失,避免進—步刺激真皮層內的纖維母細胞過度活躍,而造成疤痕肥厚。

抗張力:一般傷口若位於肢體關節處,或常需要運動丶使力之處,癒合後為了抵抗活動造成的皮膚張力,新生疤痕也會肥厚。據此原理,若要避免明顯疤痕肥厚,需給予適當抗張力。

下壓力:給予新生疤痕足夠的下壓力,能造成疤痕局部缺氧,進而抑制纖維母細胞活性,避免與改善疤痕隆起。

對於一新生疤痕,立即使用具備上述四個因子的產品,大多能有效預防醜疤的產生。但若是針對已成熟疤痕,如:一年後的剖腹產疤痕、時隔已久的外傷疤痕,單純提供產品的照護不夠。需依據不同狀況,搭配消疤針丶疤痕按摩丶雷射磨皮或疤痕整形手術等方式。總之必須要了解自己目前疤痕的狀態,後續才能選擇最合適的照護方式。

(本文摘自健康醫療網剖婦產衛教手冊 受訪者:傷口達人-陳建良醫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0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梅志銓報導)為響應517世界高血壓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特別邀請網紅陳沂拍攝AR衛教影片,期望透過衛教影片讓民眾了解血壓量測的正確方式。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醫師提醒,高血壓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8名,全台灣有475萬成人罹患高血壓,但每3人就有1人不自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每5分6秒就有一人罹癌,當癌症發生速度、新增罹癌人數雙雙破紀錄成趨勢,「新藥昂貴」卻讓抗癌陷苦戰!故為增加癌友康復機會,讓癌藥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公布2017「新藥納健保」民調結果,並提出「台灣癌藥可近性政策建言書」,期以增加健保財源、改善給付內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癌友對生命不再抱持期望,能多活一天算一天;亞東醫院邀請3位抗癌鬥士分享精采人生故事。月華媽媽分享,罹癌後開始擔任醫院志工,將自身抗癌經驗鼓勵癌友,幫助癌友度過難關,不再孤單無助。加入志工行列 提供癌友溫暖長期在教育界奉獻的雁鈴媽媽,近年加入了亞東醫院志工隊的行列。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台灣,約有475萬成人罹患高血壓,平均每4.5人死亡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此外高血壓也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主要危險因子,例如: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等,根據衛福部2015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心臟、腦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皆位居前五名,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八名,因此,高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