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身材總是不滿意 小心恐是節食文化作怪

對身材總是不滿意 小心恐是節食文化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節食文化興起 現代人普遍對自身體態不滿

你也常常覺得自己不夠瘦嗎,甚至為了減重,不停在限制食物攝取量、瘋狂做運動訓練,其實可能是因為節食文化所影響,《不節食更健康》一書指出,從過去數十年來,大眾對於身材美感從豐滿曲線變成追求瘦而苗條的體態,加上結合節食文化,逐漸將肥胖身軀當作假想敵,最後隨著健康主義的興起,讓大家把沒有照顧好身體的責任歸咎於個人行為,並將道德責任、自我價值與體型尺寸、身材胖瘦聯想在一起。

對身材不滿 恐埋下飲食障礙危險因子

不管我們身在何處,各式各樣的健康及身材價值相關資訊充斥著我們的身邊,漸漸的現代人普遍開始對於自己體態感到不滿; 營養師琵克希特納表示,根據統計,約70至90%的女性以及超過一半比例的男性對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滿,且可能從七歲孩童開始就會出現類似想法,甚至研究指出,對身材的不滿是飲食障礙、自尊心低落及憂鬱症的常見原因之一,換句話說,對於身材的不滿顯然已經成為對於身心健康的核心觀念。

節食文化的謊言 讓廣告商賺進大把鈔票

尤其在各式媒體管道及社群媒體平台上,苗條和結實的形象總是被塑造成理想體態印象,但其實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兩種體態卻不大實際,但廣告商卻善用這點,向大眾販賣不需要的產品,而大眾的不安全感和脆弱讓廣告商賺進大把鈔票,也因此成就了節食文化; 琵克希特納營養師舉例,包括只有苗條身材才是健康的、飢餓感是不好的,甚至我們的身材還不夠好等概念,其實都是節食文化在對大眾說謊。

重新找回對美食樂趣 拿回身體自主權

其實食物本該是令人愉悅的,且與我們的基因息息相關,甚至是我們得以生存下去的營養成分,別讓節食文化奪走我們對於身體健康的認知,讓這些謊言造就我們不愛食物,甚至成了日常的焦慮來源、需要對抗的對象; 琵克希特納營養師提醒,健康不僅僅再是我們吃下肚的食物,是時候找回被節食文化所奪走的樂趣,重新感受美食的樂趣。

參考資料:《不節食更健康:英國營養師帶你破除減肥迷思,善用直覺飲食,培養身體自癒力》 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綜藝天王豬哥亮因為罹患大腸癌在台大醫院接受治療,日前傳出肝轉移病況,目前正在接受口服化療藥物治療;血液腫瘤科醫師指出,大腸癌最常發生肝轉移,對於肝轉移的大腸癌病人,若是積極接受治療,其實仍然可以獲得控制。 據了解,罹患大腸癌的豬哥亮已出現肝轉移病況,台大醫院為了控制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常喝枸杞泡熱水嗎?小心沒有咬碎、細嚼,僅能攝取到花青素等抗氧化物,但葉黃素無法釋出,天天喝也沒有護眼的效果。藥學博士楊玲玲利用,枸杞加米漿製作成「枸杞明目玉露」,天天一杯就能預防視力退化。 枸杞富含葉黃素 打碎、打細才能釋出 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院院長、藥學博士楊玲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女性B肝帶原上班族定期接受B肝口服藥治療,追蹤期間發炎指數雖未明顯上升,但病毒量卻不明原因升高。幾經詢問後,患者才坦誠相告,沒有確實服用抗病毒藥物,僅吃護肝保健食品,治療團隊才明白病毒量「反彈跳增」的原因。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益程醫師提醒,患者千萬不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道菜要美味又吃得健康,除了食材之外,調味料也很重要,尤其是醬油,更是身負重任。而坊間製作醬油的廠商眾多,不只是品牌多,甚至是有各種不同風味的醬油。到底應該如何選擇醬油呢?專家說,看食材來搭配醬油,而且最好是選擇純釀的醬油。 選擇有品牌 以純釀為主 食安風暴下,令人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