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對身材總是不滿意 小心恐是節食文化作怪

對身材總是不滿意 小心恐是節食文化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節食文化興起 現代人普遍對自身體態不滿

你也常常覺得自己不夠瘦嗎,甚至為了減重,不停在限制食物攝取量、瘋狂做運動訓練,其實可能是因為節食文化所影響,《不節食更健康》一書指出,從過去數十年來,大眾對於身材美感從豐滿曲線變成追求瘦而苗條的體態,加上結合節食文化,逐漸將肥胖身軀當作假想敵,最後隨著健康主義的興起,讓大家把沒有照顧好身體的責任歸咎於個人行為,並將道德責任、自我價值與體型尺寸、身材胖瘦聯想在一起。

對身材不滿 恐埋下飲食障礙危險因子

不管我們身在何處,各式各樣的健康及身材價值相關資訊充斥著我們的身邊,漸漸的現代人普遍開始對於自己體態感到不滿; 營養師琵克希特納表示,根據統計,約70至90%的女性以及超過一半比例的男性對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滿,且可能從七歲孩童開始就會出現類似想法,甚至研究指出,對身材的不滿是飲食障礙、自尊心低落及憂鬱症的常見原因之一,換句話說,對於身材的不滿顯然已經成為對於身心健康的核心觀念。

節食文化的謊言 讓廣告商賺進大把鈔票

尤其在各式媒體管道及社群媒體平台上,苗條和結實的形象總是被塑造成理想體態印象,但其實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這兩種體態卻不大實際,但廣告商卻善用這點,向大眾販賣不需要的產品,而大眾的不安全感和脆弱讓廣告商賺進大把鈔票,也因此成就了節食文化; 琵克希特納營養師舉例,包括只有苗條身材才是健康的、飢餓感是不好的,甚至我們的身材還不夠好等概念,其實都是節食文化在對大眾說謊。

重新找回對美食樂趣 拿回身體自主權

其實食物本該是令人愉悅的,且與我們的基因息息相關,甚至是我們得以生存下去的營養成分,別讓節食文化奪走我們對於身體健康的認知,讓這些謊言造就我們不愛食物,甚至成了日常的焦慮來源、需要對抗的對象; 琵克希特納營養師提醒,健康不僅僅再是我們吃下肚的食物,是時候找回被節食文化所奪走的樂趣,重新感受美食的樂趣。

參考資料:《不節食更健康:英國營養師帶你破除減肥迷思,善用直覺飲食,培養身體自癒力》 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防異」不成 30歲女險做肛門造口毀自信人生!

葉克膜、心室輔助器、全人工心臟怎麼分? 醫師解析心臟輔助儀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作者:鍾凱   原文標題:常吃的幾種魚,這個部位有毒!很多人還不知道   過年回老家,丁當聽到一個事兒:有人因為吃了魚膽,結果中毒了,一直在醫院做透析。哎,年年有餘,年年有魚膽中毒啊!   丁當扶了扶眼鏡,這個問題有必要請食品安全博士鍾凱老師來嚴肅講講。   ...

閱讀詳情 »

作者:丁當   原文標題:春天養肝正當時!做好這 5 點,健康一整年   肝,是最重要的代謝器官,掌控着營養物質的儲蓄和運輸流通。 如果把肝比喻成人體的「中央銀行」,那營養就是「貨幣」。 肝不好好保養,就可能會引發糖尿病、高血脂等。   我們常說「春季養肝」。 丁當付一...

閱讀詳情 »

撰文/李晏晨、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天冷的時候,小酌一杯是許多人都會做的事,不僅能暖和身體,酒精作用下更讓人感到莫名的放鬆,可謂是冬天裡最美好的享受。但,你知道喝酒也有學問嗎?小心,喝錯時間或飲用過量,正一步步扼殺你的健康。   空腹不要喝酒 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組主任林旻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農曆春假連假,許多人都慵懶抱著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追著喜愛的影集或電影,連傳統登門或電話拜年方式,漸漸被通訊軟體或社交軟體方式拜年取代,但過度使用3C產品易讓眼睛產生不適,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適度使用3C產品,若眼睛不適,應休息或視情況就醫,對於正在接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