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工作爆量! 心臟衰竭再同步化治療心臟「電線短路」

小「心」工作爆量! 心臟衰竭再同步化治療心臟「電線短路」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疲倦、呼吸困難、水腫 心臟衰竭原因多

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可能因為血壓過高,或冠狀動脈被血塊阻塞影響血流,也可能因為心臟瓣膜病變等種種原因,造成心臟必須加重工作負擔,導致幫浦功能惡化而產生心衰竭,患者會有疲倦、呼吸困難、水腫等症狀。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暨心臟內科醫師黃嵩豪指出,心臟衰竭的成因是非常多樣性的,其中一部分的人可能會遇到的原因,就是「傳導」問題。

電訊傳導「短路」了,重建電路恢復正常心跳

心跳的神經傳導,是從右心房的竇房結發出放電訊號開始,刺激左右心臟同步收縮來幫浦血液,不過當傳導出問題,產生左束支傳導阻滯導致左右心收縮不對稱,心臟得更賣力工作才能輸出足夠血液,進而產生嚴重心衰竭,若是標準心衰竭藥物治療成效不彰,就需要考慮「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或「希氏束起搏」。

黃嵩豪主任解釋,心臟衰竭需要做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的人,是因為心臟左束傳導產生了嚴重的阻滯。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是從鎖骨下沿著靜脈放置一條心臟導線到心臟冠狀靜脈竇,再選擇合適的心臟靜脈置導線到心臟外壁局部放電,讓心臟同步啟動左心室收縮,校正傳導功能的異常,進而恢復心臟功能。而希氏束起搏則是刺激房室節下的希氏束,把原來傳導阻滯的位置,重新做電位刺激,重建電路的循環。

植入電子儀器 感染風險高者可考慮搭配抗菌袋

兩種手術方式都需要在鎖骨下製作皮下口袋植入電子儀器,視患者情況,植入時可搭配「可吸收式抗菌網袋」,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

黃主任說,一旦發生電子植入儀器感染,就必須把整個電子儀器都移除掉。如果儀器是因為電池電量耗盡,必須進行置換,其感染風險也較新裝置患者為高。對部分患者來說,如果體質是比較敏感的,植入心臟電子式儀器容易讓組織與儀器間沾黏變得非常嚴重,這樣的抗菌袋可以適當地讓組織沾黏有效地下降。

黃主任進一步指出,因抗菌網袋為自費醫材,通常是使用於免疫力比較低下,或者過去曾經感染過,亦或是心臟電子式儀器的裝置比較複雜,既感染風險較高的患者,才會考慮將植入式電子儀器與抗菌袋配合使用。

黃主任表示,心臟衰竭的侵入式治療都屬於最後手段,最重要還是從源頭改變飲食、生活習慣,控好三高,若有氣喘、不明原因水腫、夜間難躺平入睡等情形,一定要敲響警鐘,尋求專業診斷。

【延伸閱讀】

他心跳「斷片」喘又暈!醫免開刀替他心臟裝電池 恢復正常心跳

年輕人運動後突然猝死!體檢「加一項」檢查 就能發現心肌肥厚威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8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為了杜絕浪費,讓全民健保永續經營,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將分3段實施「使用者付費」、「部分負擔」,內容包括:增收檢驗檢查費用、提高藥品部分負擔,以及癌藥部分負擔。   受到保費調降、人口老化與新藥給付等影響,健保財務日益惡化,2017年首度出現短絀98億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結果,對於三高的防治有7成以上民眾知道要注意及控制飲食和養成運動習慣,但僅有3至4成知曉須控制體重、戒菸、少飲酒及定期健康檢查,且僅有2成民眾知道要避免腰部肥胖,而肥胖及吸菸、飲酒,都是造成三高慢性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顯示國人對於...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除配戴口罩、勤洗手及避免出入人群聚集之公共場所外,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營養師提供食療之道,教導民眾提升免疫力防護罩,照護自己及全家人健康。提升免疫力在於食 6大食療防護因子報你知營養師柯秋涼表示,提升免疫力的防護罩其實非常容易做到,啟動因子就在每天飲食中,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夠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延燒至今已經近兩個月,所有人都嚴陣以待,而防疫期間清潔專用75%酒精,醫師提醒,對酒精敏感人建議戴手套、如果不慎誤觸眼睛,一定要用水大量沖洗、如果小孩不慎誤食,吐掉酒精外還要喝大量開水,立即就醫,避免酒精中毒。手部清潔以肥皂洗手為佳 誤觸眼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