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兒罕病「無肛症」 馬龍氏順向灌腸手術治療

小兒罕病「無肛症」 馬龍氏順向灌腸手術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雙和醫院舉辦「無肛症及泄殖腔異常兒童及家長聯誼會」,希望藉由會中分享術後照護的議題與知識,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增加彼此的認識及支持,幫助小朋友免於受到排便的困擾,同時減少家庭照顧上的壓力。

胚胎發育不良導致 無肛症需手術重建

無肛症源於胚胎發育不完全,國內發生率約四千分之一至五千分之一。一般係指肛門開口是在不正常的位置,或是沒有開口,在排便上會受到限制,均需手術重建;但仍有部份小孩無法順利排便,則易產生肛門失禁、漏便及巨大結腸問題。

採用傳統逆行性灌腸的方式,只能清除降結腸下段中的糞便,無法灌到更近端的大腸。若採用順行性灌腸從肚臍放置管路進入升結腸,注入灌腸液,讓糞便「順流而下」,可以將全部大腸的糞便完全灌出,不再有失禁滲便,恢復良好生活。

「馬龍氏手術」治療 減少傷口和疼痛

雙和醫院小兒外科魏晉弘主任表示,順行性灌腸方便性高,病人只需接受「馬龍氏手術」,也就是說將闌尾拉到肚臍做一個0.5公分的小造口,就能從肚臍闌尾的開口做「順行性灌腸」,從大腸起點到終點直腸,讓糞便順流而下,全部灌出,同時在闌尾和大腸的接合處做抗逆流處理,且不會從肚臍接口逆流;手術採單孔腹腔鏡技術,出血量少、僅僅有一小傷口藏在肚臍深處,減少術後疼痛及增加美觀。

魏晉弘主任指出,馬龍氏手術的好處,從配置灌腸液、放置管子、到完成廁所時間,可以全程自行操作,讓小朋友學習參與自己的身體照顧。根據每位小朋友的特殊性,不同的時期制定個別化的治療方針,包括重建手術及術後照顧。良好的無肛症手術僅僅是起點,手術後的追蹤需要醫療團隊和照顧者密切合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4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1歲半的皓皓前幾天感冒,鼻涕比較多,過了幾天開始有點咳嗽和痰聲,看了住家附近診所,醫師說應該是鼻涕倒流的關係。皓皓活動力一直不錯,但呼吸聲很大,好像有點喘不過氣,媽媽帶他泡熱水澡、用蒸氣蒸鼻子、拍痰,又好像有改善。結果晚上睡覺時發出喘鳴聲,「ㄏㄧㄏㄧ」的聲音,早上趕緊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半個月來了三波寒流,許多人都注意要保暖防止心血管出問題。但不只心血管,臨床已經發現,上消化道出血而接受緊急胃鏡治療的病人也跟著寒流而變多!低溫胃酸分泌增多 易使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張歐高奇醫師表示,低溫環境下,因為體內多種內分泌激素分泌異常,導致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膀胱刺痛、頻尿、急尿、排尿出血症狀,當心是急性膀胱炎!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醫師表示,不常喝水、憋尿、便秘、排尿壓力高是膀胱發炎的主因,第一次發病後,未來再發機率高。如有急性膀胱發炎症狀,立即尋求醫師幫助,尋找背後感染的致病原因,並鼓勵患者治療要有耐心,遵從醫囑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與寒冷天氣影響,捐血人數銳減,全國血庫庫存拉警報。國內最大醫療團體「台灣環台醫療策略聯盟協會」,串連全台15家盟院,從1月18日起,陸續於各縣市舉辦捐血活動,邀民眾踴躍挽袖捐熱血。天冷民眾出門捐血意願低 全台鬧血荒 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全台鬧血荒,庫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