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兒麻痺關節變形想截肢 矯正術後終體驗「腳踏實地」

小兒麻痺關節變形想截肢 矯正術後終體驗「腳踏實地」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54歲陳女士為小兒麻痺症患者,右側大腿至腳踝長年關節變形、肌肉萎縮、無法穿鞋,原本仍能勉強行走與生活自理,但近半年卻因為2次神經肌肉退化,導致走路時患側疼痛、無法行走。羅東博愛醫院王秋猛醫師診斷後,為她進行複雜度高的骨矯正手術,終於讓陳女士可以體驗「腳踏實地」的感覺,且能穿上漂亮的平底鞋正常步行。


小兒麻痺關節變形想截肢 矯正術後終體驗「腳踏實地」

▲陳女士有記憶以來,第一次能用雙腿自在行走,感覺重獲新生。(圖/羅東博愛醫院提供)


王秋猛醫師表示,陳女士的小兒麻痺症至少已困擾她50年,當初陳女士坐著輪椅前來求診時,心灰意冷的請醫師為她截肢,在細查陳女士狀況後,發現她關節變形嚴重,大腿及小腿萎縮,腳掌嚴重內翻,同時合併垂足(腳板下垂無法自主抬起)與高弓足(腳底足弓處向上拱起,無法平踏在地)的狀況,若順其意為她截肢,也無法裝義肢,恐怕後半生仍須面對無法行走的結果,因此決定為她手術矯正,只是手術內容含括4項術式,可謂複雜度極高。


歐美地區小兒麻痺症近20年已根絕,台灣也於2000年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告為小兒麻痺根除地區,近期幾乎沒有相關文獻可循。王秋猛醫師改良1930年代Lambrinudi醫師的關節融合手術,搭配「脛後肌截斷手術」來矯正陳女士腳掌內翻的狀況,再透過「跟腱延長手術」與「足底筋膜切開術」,協助陳女士的腳掌能著地與平放,手術時間長達4小時才完成。陳女士術後3個月已能正常行走,再次回診時,揮別初次看診時的陰鬱,不但化了妝、穿上漂亮洋裝,也買了好看的平底鞋,對手術成果深表滿意。


陳女士有記憶以來,右腳掌不曾踩在地面,原本以為下半輩子只能剩1條腿,現在能重新用雙腿自在行走,讓她很開心,也很感謝。王秋猛醫師呼籲,小兒麻痺症、中風、腫瘤或受傷等因素所造成的神經肌肉病變,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除了截肢,透過手術回復步行的機會也漸漸增加,建議有相關困擾的民眾勇於求醫,為下半輩子的行走自由努力爭取。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酷夏來杯氣泡水消暑超COOL 喝氣泡水對健康有益嗎?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隨著天氣慢慢轉涼,流感也蠢蠢欲動!根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每年11月流感病例就會開始增加,12月到隔年3月是流感流行高峰。而從102年開始,截至九月初,流感併發症已造成51人死亡。醫師提醒,提早預防才能降低流感威脅。成大醫院解釋,流感是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你愛泡溫泉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常會有身體痠痛的問題,不少人會以泡澡或泡湯的方式紓緩壓力,不過你知道嗎?其實泡溫泉不只有放鬆緊繃神經的功效,適當的泡湯還可以達到滋潤皮膚、消炎、促進血液循環、強化心臟的好處喔!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泡溫泉是一種自然療法,也是一種輔助性療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為防範腸病毒,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麥當勞叔叔一起到板橋區實踐國小,由小朋友最喜歡的麥當勞叔叔現場示範正確洗手五步驟,並透過行動劇和有獎徵答宣導正確洗手五時機,遠離腸病毒。新北市衛生局長林雪蓉表示,腸病毒可透過接觸、口沫方式傳染,且容易在學校、幼托教機構等人口密集或小朋友互動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今年度流感疫苗即將開打!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從10月1日起開打,幼兒22萬劑、成人劑型282萬劑,總共304萬劑,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的民眾應儘速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6個月以上至國小6年級幼兒及學童、居住安養養護機構者、重大傷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