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四男童後頸與腋下皮膚暗沉洗不掉 竟是糖尿病惹禍

小四男童後頸與腋下皮膚暗沉洗不掉 竟是糖尿病惹禍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小學4年級的翰翰從小胃口就很好,對食物一向來者不拒,長輩也覺得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因此家裡隨時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食物,讓他小小年紀體重就已經超過60公斤,食量甚至比1個成人還多!直到有天,媽媽發現翰翰的腋下和脖子後方總是黑黑的,原以為是孩子洗澡沒洗乾淨,但不論如何清洗,總是呈現黑色暗沉狀,前往皮膚科就診才得知是所謂「黑色棘皮症」。轉診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內分泌科門診檢查,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13.5%(正常值4至6%),確診為兒童第2型糖尿病,同時合併有高膽固醇與高尿酸血症,須立刻接受藥物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劉明侑表示,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是因為身體的血糖上升,導致胰島素大量增加所引發的皮膚現象,好發在體重超重、肥胖的青少年或成人,臨床上被視為糖尿病的警訊。根據教育部對全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調查顯示,有高達3成的國中學童體重超重、甚至達到肥胖的程度,許多家長對孩童體重還停留在錯誤觀念,事實上,青少年肥胖有3分之2以上的機率到成人時期仍然肥胖!兒童時期過重與肥胖會增加日後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慢性疾病的危險,對心臟血管、骨骼肌肉、呼吸、內分泌及社交學習上也多有影響。

劉明侑指出,近年因肥胖來求診的兒童與青少年逐漸增加,其中更不乏年紀輕輕就被診斷第2型糖尿病、高膽固醇、甚至高血壓等「三高」代謝性症候群,需要長期服藥,甚至施打胰島素治療的個案。推測原因不外乎是飲食不正常、室內生活型態與運動不足,缺乏正確的生活與飲食習慣所造成的。若能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問題並介入治療,提供良好的生活與飲食衛教,不必依靠藥物就可以獲得明顯的改善,避免日後各種併發症的產生。

有鑑於兒童肥胖問題對於健康、教育和生活品質均造成莫大危害,劉明侑建議所有兒童與青少年應每年測量身高與體重計算BMI值,可參考衛福部所公布之建議BMI值,來判斷孩子是否屬於過重或肥胖。

如果BMI值超過正常指數,應尋求專業兒科醫師接受詳細評估,檢查是否出現黑色棘皮症、高血壓、肝腫大等,並視情況安排空腹血糖、血脂肪、肝功能檢查,評估是否須介入治療。更重要的是,兒童與青少年的肥胖控制需要全家人共同努力,搭配健康的生活型態和飲食改善,必要時尋求營養師、兒童身心科醫師的協助,才能有效達到長期控制的效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女子9年前在洗澡時無意中摸到胸部右側乳房有硬塊,當時女子正在大陸工作,於是馬上返台就醫,經林新醫院放射腫瘤科診斷為乳癌第2期;雖經治療,但仍不幸出現轉移,所幸經由放射線治療,病況已獲緩解。台中市林新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詹建勝表示,這名女子來就醫時被診斷為罹患乳癌2期,手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中市大甲區一名七旬老翁,長期遭受雙側膝蓋腫脹疼痛所苦,因蹲站困難不敢參加外出旅遊,擔心蹲廁所時無法起身,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求診就醫後確診為退化性膝關節炎;且經由該院中醫針灸及中藥治療,病況獲得大幅的改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郭大維表示,老先生輾轉來到醫院中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過年期間,發生腸胃道及呼吸道等疾病占急診人數最大宗,尤其因病毒感染的腸胃炎,更比往年明顯有增加的趨勢;屏基急診科主任陳志文指出,腸胃炎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傳染力強,許多小孩感染後又傳染給大人。臨床上,因腸胃道不適而就診的民眾占了4成,因感冒就診的民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網路盛傳痔瘡藥膏具有收縮肌肉、血管等療效,甚至許多名模更用來消滅黑眼圈;彰化秀傳醫學美容中心醫師蕭汝雯表示,痔瘡藥膏的確含有凝血劑,但若塗抹在眼周皮膚,雖並非無療效,但吸收不好,恐引發藥物過敏,也免不了好發後遺症的風險,反而傷害皮膚,不得不慎。臨床上,1名26歲女性,因聽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