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長期踮腳尖走路別驚慌 專家教您這樣做

小孩長期踮腳尖走路別驚慌 專家教您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家的幼兒走路時也是踮腳尖嗎?若症狀到兩歲前都仍未改善,就應進一步接受檢查較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葉采青指出,這時孩子若有早產等高風險因子或太快或太慢才走路、對人沒有很高的興趣等情形,就應及早帶孩子接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

小孩走路踮腳尖 通常五歲半後就會消失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正常孩子約有5%在五歲半前會出現踮腳尖走路情況,其中一半的孩子在五歲半後就會消失,但若為腦性麻痺、肌肉萎縮症、自閉症等孩子,約40%在五歲半前就會出現此狀況;葉采青指出,孩子開始學習走路時就會出現踮腳尖走路,當持續到兩歲,走路會踮腳尖,但站立時腳能放平,又沒有合併其他神經肌肉系統疾病,在學齡前沒有其他發展問題,就稱為原因不明踮腳行走。

拖延五歲半後治療 恐得仰賴外科手術

葉采青進一步說明,一旦孩子踮腳尖走路拖延到五歲半後才處理,多必須透過要打石膏、外科手術等治療。其實踮腳尖行走,容易造成腳後跟的阿基里斯腱太緊,這時家長可多讓孩子坐著或躺著放鬆,多讓孩子做延展性的拉筋活動,或以蹲姿玩耍、足跟著地走路、走上斜坡等,減少孩子踮腳尖走路。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讓孩子健康成長

另外,若孩子只有其中一隻腳有踮腳尖走路的情況,則可能是長短腳、斜視等因素所導致,應盡快接受檢查;葉采青呼籲,家長多點觀察和注意,若發現孩子有任何異狀出現時,千萬別久拖,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就能避免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9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取得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時間,配合108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限,彈性放寬至109年6月30日前取得。因應疫情期間 所得稅報稅新規配合財政部109年4月13日公告,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依稅捐稽徵法第10條規定,108年度綜合所得稅及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牙周病竟然與許多癌症息息相關!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醫師指出,近年來研究證實,牙周病不只會導致口腔癌增加的風險,更有可能引起胰臟癌、頭頸癌等癌症發生的機率,一份刊載在美國癌症學會發行的《癌症期刊》論文發現,牙周病患者比起沒有牙周病的人,增加14%罹癌風險,千萬不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量測血壓看似簡單,其中藏著許多小細節,都會影響測量結果!「為什麼我經常量血壓,測出來的數值差別那麼大?」、「到底該怎麼量血壓才會正確?」、「什麼時間點量會比較好?」,不少人心中總是浮現這些疑惑,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張文靜表示,正確量血壓的關鍵在於,降低生理上及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死亡並不常被討論,但其實民眾若未曾思考過,當面臨危急時,容易被情感牽著走,最後結果未必是正面的;在 《樂活一生:有尊嚴又快樂的活一輩子》一書中,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提及,其實透過《病人自主權利法》,能賦予民眾選擇善終的權利,創造一個給大家正面討論的機會。醫療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