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鼻水擤不停,小兒鼻子過敏真的好困擾!台灣氣候潮濕,溫度變化大,過敏原眾多,台灣研究發現,兒童過敏患者九成以上對塵蟎過敏。成大醫學院特聘教授小兒過敏科王志堯主任指出,鼻子過敏輕者鼻癢、鼻塞、流鼻水;嚴重會影響學習能力與睡眠品質,且過敏性鼻炎很容易會復發,不管中醫或西醫用藥都很難真正有效治療。

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僅能緩解 減敏療法搞定鼻過敏

常見過敏緩解藥物包括抗組織胺藥物及血管收縮劑,不過抗組織胺可能帶來嗜睡、噁心等副作用;長期使用血管收縮劑會影響鼻竇的調節功能。勤打掃能有效去除塵蟎,卻很快會再度累積,近幾年許多家長讓小孩接受「減敏療法」,加強對塵蟎過敏原的耐受性,讓免疫系統對塵蟎刺激不過敏。

王志堯主任表示,減敏治療適用在嚴重的鼻過敏患者,把塵蟎做成塵蟎萃取液,並少量的打在皮下,但是有些患者對塵蟎反應太敏感,針刺一點點的量,就會造成相當異常的過敏反應。

王主任進一步指出,針對小兒過敏性鼻炎,不需打針的治療對兒童而言才是最理想的方式,因為兒童普遍對打針有恐懼感,這時能透過使用全新舌下減敏療法的方式治療,避免因打針的塵蟎萃取量過高引發的副作用及過度不良反應。

皮下減敏每月打針 舌下減敏每日口服

醫師說,傳統皮下減敏療法剛開始每週打針,患者適應過敏反應後每月一針;舌下減敏療法則只需要每天舌下口服,兩者療程都在2到3年,藥物反應也不一樣。

王志堯主任說明,傳統皮下給予藥物的方式,有時候反應很明顯,甚至有可能造成過敏性休克,而從舌下給予塵蟎製劑,臨床經驗看來,最多患者反應有舌頭發麻、刺辣感的情形,而這些情形只要用開水漱口,就能減緩。

醫籲患者應定期回診 避免忘記服藥

患者接受減敏治療初期,需要在診間觀察是否有局部不良反應,提醒家長,孩子若接受舌下減敏治療應定期回診追蹤,且每天按時服藥,避免忘記服藥及間隔太多天,免得身體得重新適應過敏原刺激。

【延伸閱讀】

破除荷爾蒙治療致癌迷思 婦產科醫師陪你度過更年期

家有鼻炎過敏兒好苦惱! 最新「減敏療法」擺脫鼻過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一名45歲患者,因工作壓力導致生活緊張,半年來半夜竟出現磨牙現象,且因磨牙都會發出尖銳聲音,兩個月前甚至發現自己不僅連張口都困難,講話發音也變得怪怪的,連同肩頸都感到疼痛,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原來是患者長期磨牙,造成顳顎關節軟骨關節盤位移,所幸經由咬合板矯治,順利將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在台灣,近視比例位居世界第一,除了近距離過度用眼外,就屬使用3C產品時間過長,且休息時間不足等原因居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副院長蔡景耀指出,國人的護眼行動力,超過六成民眾連續用眼半小時以上,都未有休息習慣,甚至占八成民眾都未有定期檢查眼睛的習慣,埋下近視的危險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52歲男性,被診斷出罹患中期攝護腺癌,進一步檢查後,因患者考量年紀,因此採以達文西機械人手臂輔助手術治療,並配合低劑量的電療,術後一星期經膀胱攝影檢查,患者癒合良好且當下就拔除尿管。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王致丞指出,臨床上,每年約有五千多位攝護腺癌個案,其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產婦一旦出現產後大出血,嚴重甚至可能致命。台北馬偕紀念醫院產房主任陳震宇指出,產後大出血與惡露最大差別在於,產後大出血時,出血量往往很多,呈鮮紅色,如果出血量「超過平常月經的最大量」,或合併心跳、血壓的變化,必須立刻就醫,以免情況持續惡化。 產後出血 分為立即性、延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