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小小孩高燒、四肢抽搐「中邪」了? 熱痙攣4大特徵家長必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小小孩發高燒、四肢抽搐,很像「中邪」?需要收驚?千萬不要有這種迷思!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簡穎瑄指出,其實這是「熱痙攣」,好發於6個月至6歲幼兒,任何會造成發燒的疾病都可能誘發,所幸屬於良性現象,並不會影響正常發育。

今年才2歲的小寶(化名),日前就高燒到40℃,突然嘴唇發黑、眼睛上吊,甚至手腳抽搐,嚇壞了在家照顧的阿嬤,急忙送醫急診,醫師診斷後告知是「高燒合併熱痙攣」,讓爸媽急忙追問「熱痙攣」是什麼?有沒有後遺症?阿嬤則擔心地直嚷要帶小朋友去收驚。

簡穎瑄表示,「熱痙攣」即熱性痙攣,好發於6個月至6歲幼兒,根據統計,6歲以下,每25人中有1人發生過熱痙攣,是兒科常見的急診狀況。醫界主要說法是幼兒腦部尚未成熟,受高溫刺激,引發腦細胞異常放電,而產生痙攣動作。

因此,臨床上發現任何會造成發燒的疾病,都可能誘發熱痙攣,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腸胃炎、腸病毒、泌尿道感染等。

簡穎瑄強調,若確定熱痙攣已排除其他疾病,如腦炎、腦膜炎等等侵入中樞神經的疾病之後,即可確定為良性的熱痙攣。 而良性熱痙攣6歲後很少再發生,不會留下後遺症,更不會燒壞腦子,影響智力發展。

醫師提醒,一旦孩子發燒並抽搐時,家長難免驚慌,但此時要保持鎮定,觀察孩子發作情形,並記下抽搐時間,對醫生的診斷處理會有所幫助。典型熱痙攣有以下特徵:

1.發燒超過38.5°C,常見在39°C或40°C。

2.發燒第一天就出現抽搐情形,而且只有1次。

3.全身僵硬攣縮、四肢對稱性抽動,常伴隨兩眼上吊、嘴唇發紫、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失去知覺等現象。

4.抽搐時間通常不超過5分鐘。

簡穎瑄說,熱痙攣無法預防,當孩子突然發作時,照顧者應協助孩子保持口鼻暢通,千萬不要在嘴裡塞入任何物品。急診常有醫護找不到照顧者的情形,因為現在很多家庭是阿公阿嬤帶孫,長輩怕金孫咬到舌頭,常直接將手指伸進嘴裡,反遭咬傷,送金孫去急診,自己也順便到外科治療手傷。其實孩子熱痙攣發作時,並不會咬到舌頭;如果進食時昏倒,先看有無食物阻塞呼吸道,若無明顯異物,不必強行取出,以免造成嘔吐反射,導致吸入性肺炎。

簡穎瑄表示,一般而言,熱痙攣往往有家族遺傳,家長可詢問親戚有無類似情形,若小時候曾有過經驗,但長大後不再發作,成長過程很順利,大可放寬心,熱痙攣並不會影響正常發育。 較令人擔心的是,熱痙攣也有可能是腦膜炎、腦炎或其他中樞性感染所引起,需做精密檢查,以把握治療時機。此外,局部、不對稱的抽搐屬於「複雜性熱痙攣」,預後較典型熱痙攣差,若6歲後仍持續發生,須做進一步檢查,釐清是否為癲癇。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年輕人「愛國手臂」停了?高端預約明截止 最新數字衝不過16萬大關

【有影】不到一天16萬年輕人獻「愛國手臂」給高端 陳時中:28天後打第二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口食品又傳「出包」消息!食藥署今(26)日上午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赫見有大賣場在榜上,好市多從澳洲進口的一批「TIBALDITibaldi燻烤去骨火腿片」被檢出亞硝酸鹽類保色劑超標;另一口氣還有多達5批、由不分公司自越南進口的「生蚵肉」通通驗出暗藏諾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短短20天,腫了20公斤!今年54歲的郭先生是自行車運動好手,3個多小時騎上100公里是家常便飯,還曾經多次成功挑戰武嶺,日前卻明顯水腫,體重從75公斤暴增到95公斤,由於自己不覺得不舒服,不以為意,以為靠加強運動就能消腫,直到感覺心跳變快不對勁,就醫一檢查竟是有生命...

閱讀詳情 »

▲體重減輕,對癌症病人是一大警訊!馮盈勳主任指出,可能帶來直接的死亡威脅。(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南報導 歲未年終正是團圓聚餐的好日子,正在抗癌的病人,也想把握時間,與家人團聚,共享團圓飯。但因生病胃口不好、吃不下,人消瘦,怕上飯桌帶給家人壓力,而逃避這類的聚餐機會。吃...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已累計15人確診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下午2時將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新增的本土病例案889曾住在部桃「綠區」病房12A,因感染源不明,讓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是個「警訊」,除了擬進行院內血清抗體採檢,也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