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嬰兒睡眠中猝死!讓寶貝好好睡 國健署提供5指引

小心嬰兒睡眠中猝死!讓寶貝好好睡 國健署提供5指引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父母總是盡其所能想為寶寶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讓嬰兒可以好好睡很多時間。但很多新手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仍有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國健署呼籲家長遵守「5招安心睡」:不趴睡、不用枕、不同床、不悶熱、不鬆軟,讓寶貝健康平安的長大。


嬰兒猝死症候群 嬰兒主要死因


根據衛生福利部在2016到202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始終為嬰兒前10大死因,發生原因與寶寶的睡姿及睡眠環境安全息息相關。家長為了方便照顧,讓寶寶與大人同床睡,或怕寶寶著涼,所以在嬰兒床鋪上厚厚的軟墊及棉被,還有為了寶寶床邊的佈置,擺填充娃娃、玩具等,都會提高寶寶嬰兒猝死或窒息死亡的風險。


國民健康署呼應台灣兒科醫學會參考美國兒科醫學會公布的建議,提出「1歲以下的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仰睡」,提醒爸媽及照顧者都要特別注意,以避免嬰兒猝死的風險。


國健署教你這5招 寶貝睡的安全又安心


為提供寶寶安全且安心的睡眠環境,國民健康署更提出簡單好記的「5招安心睡」:


不趴睡:正確姿勢是「仰睡」,側睡因容易翻身成趴睡亦不建議,另切勿讓嬰兒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


不用枕:1歲以下嬰兒不需使用任何枕頭,坊間流傳的塑頭形枕頭及增高墊,反而可能提高窒息風險。


不同床:遵守「同室不同床」原則,勿讓嬰兒與主要照顧者或兄弟姊妹睡在同一張床。父母


不悶熱:保持通風,保暖可使用睡袋型睡衣,或以包巾包裹孩子,並切記要將手臂露出,避免蓋住臉部。


不鬆軟:睡眠區域不宜有任何鬆軟物,如枕頭、棉被、毯子、填充玩偶,床墊應平滑堅實,不建議使用防撞護墊及記憶海綿床墊。


國民健康署指出,寶寶睡眠環境很重要,遵守寶寶「5招安心睡」,可大幅降低嬰兒猝死風險;家長可參考兒童健康手冊中新生兒照顧錦囊,其中有「嬰兒猝死防治措施」及「安全睡眠環境」等資訊,針對寶寶的睡眠環境逐一檢視。


更多NOW健康報導
▸手腕受傷沒骨折卻仍疼痛不已 當心可能是這裡損傷了!
▸「近視」是疾病!眼科醫師盤點近視控制法 對抗惡視力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5歲大的孩童,高燒腹瀉4天,明顯腹脹。X光發現腸子明顯漲大,疑似併發毒性巨結腸症,糞便培養亦發現沙門氏菌,經積極輸液治療、肛管引流、抗生素治療之後病情才逐漸穩定。避免食用未熟的雞蛋、肉類、奶類郭綜合醫院兒科醫師鍾寧說明,沙門氏菌感染症為食因性感染的疾病,最常發生於5歲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據推估我國失智人口截至2017年底已逾27萬人,衛福部於2017年12月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由衛福部結合行政院8部會共同推動;衛福部表示,2018年至2019年共將投入約90億元經費,積極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工作,並落實蔡英文總統的承諾。研議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線上諮詢有助於改善負面情緒為關懷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憂鬱防治議題,在網路興起的早期,董氏基金會即建構了一個線上諮詢平台,於每周五晚上八點至九點半,青少年在此平台紓發情緒、提出疑問,與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互動及討論。至今累積9000多人次參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為了提供偏鄉完善的醫療服務,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打造一輛口腔保健巡迴車,以七股區、左鎮區及南化區做為社區服務的起點,透過巡迴方式進入社區;台南市衛生局表示,預計可服務本市88所偏遠地區,以及醫療資源不足的學校,照顧偏遠地區的市民,提供完善的口腔預防保健等醫療服務。落實預防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