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抓寶成癮 不上課上班也不與人互動!

小心抓寶成癮 不上課上班也不與人互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在台灣上市至今,從新聞媒體的報導,路上人手一機、盯著哪裡有新的怪獸,討論的議題幾乎都圍繞在這方寸之間的手機遊戲,不僅青少年、小孩為之瘋狂,許多成年人們也投入其中,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然而,若過於專注抓寶,而不與朋友互動、不去上班或上課,或因為沒有抓到特殊精靈就沒有快樂感時,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遊戲讓人願意踏出家門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一名憂鬱症患者小劉,精神科醫師囑咐他不要整天在家,講了好幾年都講不動,但精靈寶可夢遊戲出來之後,就成功出門去了。寶可夢讓許多玩家願意走出戶外,因此以某種程度而言,也符合鼓勵現代人動起來以及「要活就要動」的道理!

若過度投入仍須自我警覺 需要時尋求協助

以精神科醫師角度來說,透過讓人提起興趣的活動,達到促進運動的目的,對於改善憂鬱症、情緒低落等問題,確實也有相當不錯的效果,為健康帶來可能的益處,也有玩家因此改善社交障礙或憂鬱情緒。但是精神科醫師也提醒,若快樂感主要來自虛擬情境的成就,情緒的改善只是暫時的,若過於專注抓寶,而不與朋友互動、不去上班或上課,或因為沒有抓到特殊精靈就沒有快樂感時,最終還是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若有此現象小心已成癮

針對網路、3C成癮,目前醫學界尚未將其歸納為正式的精神疾病。因此,在診斷上尚無明確依據。不過,針對這一類成癮問題,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仍可從3大面向揪出端倪,一旦發現自身或親友有下列問題,恐要當心已有成癮跡象:

1. 日常生活出現障礙:

因沈迷遊戲而廢寢忘食,影響到原有的作息,老是想要拿手機確認遊戲狀態,甚至干擾睡眠,影響工作、學習成效,使得重要的人際及家庭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

2. 使用時間不斷增加:

使用時間只增不減,上網的時間一次比一次久,老是覺得玩不夠、用不夠,就會感到心浮氣躁、不滿足,最後越玩越久、時間花費越長。

3. 戒斷感到焦慮不安:

沒辦法碰到手機、電腦、開啟特定遊戲,就無法靜下心,感到焦慮不安、坐不住、易怒、沮喪或暴躁,當心有成癮的可能。

一旦出現這些現象,要有自覺的逐步戒掉成癮狀況,若自己無法改善或家人發現成癮者無法改善,建議求助於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專家(有些縣市有免費心理諮詢服務,可加以運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民眾總是等到身體出現病痛時,才願意就醫診斷,也因此台灣目前已成立許多健康促進醫院,除了治療疾病之目的外,也能推動社區健康的角色;花蓮慈院社區醫學部副院長許文林指出,為了推動健康促進醫院,花蓮慈院不但在醫院診間推動預防疾病工作,更落實到社區,讓民眾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項全球調查發現,台灣每兩人就有一人擁有智慧型行動裝置,且平均每天用手機上網超過3小時,比全球平均數值高出55分鐘,居全球之冠!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直接衝擊的就是眼睛健康,然而,卻有許多人渾然不覺;一名低頭族中年婦女誤以為是更年期提早報到導致眼睛乾澀,在身心不適的雙重打...

閱讀詳情 »

大家每次眼皮跳的時候是不是就有點擔心要發生什麼事情呢!民間有“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之說,所以很多人對眼皮跳,尤其是左眼跳不在意。其實持續性的雙側或單側眼皮的跳動是需要引起重視的。之前有位重慶的女富商,就以為左眼跳帶財,跳了8年後變成臉部抽筋,因而影響面容,所以真的還是要注意。...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39歲婦女1年半前檢查出約2公分的直腸癌,因怕裝人工肛門而拒絕開刀,改吃素食來「餓死」癌腫瘤,未料腫瘤加速長大至約7公分,並轉移至肝、肺,嚴重危及生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邱錫雄表示,用食療或偏方想餓死腫瘤是不可能,早期發現的腸癌,開刀切除後有90%以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