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抓寶成癮 不上課上班也不與人互動!

小心抓寶成癮 不上課上班也不與人互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在台灣上市至今,從新聞媒體的報導,路上人手一機、盯著哪裡有新的怪獸,討論的議題幾乎都圍繞在這方寸之間的手機遊戲,不僅青少年、小孩為之瘋狂,許多成年人們也投入其中,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然而,若過於專注抓寶,而不與朋友互動、不去上班或上課,或因為沒有抓到特殊精靈就沒有快樂感時,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遊戲讓人願意踏出家門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一名憂鬱症患者小劉,精神科醫師囑咐他不要整天在家,講了好幾年都講不動,但精靈寶可夢遊戲出來之後,就成功出門去了。寶可夢讓許多玩家願意走出戶外,因此以某種程度而言,也符合鼓勵現代人動起來以及「要活就要動」的道理!

若過度投入仍須自我警覺 需要時尋求協助

以精神科醫師角度來說,透過讓人提起興趣的活動,達到促進運動的目的,對於改善憂鬱症、情緒低落等問題,確實也有相當不錯的效果,為健康帶來可能的益處,也有玩家因此改善社交障礙或憂鬱情緒。但是精神科醫師也提醒,若快樂感主要來自虛擬情境的成就,情緒的改善只是暫時的,若過於專注抓寶,而不與朋友互動、不去上班或上課,或因為沒有抓到特殊精靈就沒有快樂感時,最終還是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若有此現象小心已成癮

針對網路、3C成癮,目前醫學界尚未將其歸納為正式的精神疾病。因此,在診斷上尚無明確依據。不過,針對這一類成癮問題,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仍可從3大面向揪出端倪,一旦發現自身或親友有下列問題,恐要當心已有成癮跡象:

1. 日常生活出現障礙:

因沈迷遊戲而廢寢忘食,影響到原有的作息,老是想要拿手機確認遊戲狀態,甚至干擾睡眠,影響工作、學習成效,使得重要的人際及家庭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

2. 使用時間不斷增加:

使用時間只增不減,上網的時間一次比一次久,老是覺得玩不夠、用不夠,就會感到心浮氣躁、不滿足,最後越玩越久、時間花費越長。

3. 戒斷感到焦慮不安:

沒辦法碰到手機、電腦、開啟特定遊戲,就無法靜下心,感到焦慮不安、坐不住、易怒、沮喪或暴躁,當心有成癮的可能。

一旦出現這些現象,要有自覺的逐步戒掉成癮狀況,若自己無法改善或家人發現成癮者無法改善,建議求助於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專家(有些縣市有免費心理諮詢服務,可加以運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一名年僅40歲婦女,因腹水嚴重,且癌指數破表,經三軍總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王毓淇緊急割除卵巢、子宮等處,確診為第三期卵巢癌。因患者年輕,且基因檢測為BRCA1/2陽性,手術合併化療後,持續服用口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治療成效極佳。醫師提醒,卵巢癌年輕患者,應特別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肺癌是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每57分鐘就有1人死亡。由於肺癌細胞常可驗出「驅動基因突變」,選擇標靶治療前,醫師建議先進行EGFR及ALK兩大基因檢測,用藥能更精準。八旬婦基因檢測 找到治療肺癌新方案有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奶奶,過去曾做EGFR基因檢測,未檢測到基因突變的狀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日前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附設護理之家一場惡火,造成多人傷亡,新北地檢署依業務過失致死疏失,起訴二位護理人員。這場大火也引起社會大眾關注護理師的工作內容,除了繁忙的照護工作背後,還需兼任其他非護理專業的業務,如查核責任區內的電線是否綑綁、老舊及重物碾壓等,護理公會全聯會為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母親節前夕,金馬金鐘雙影后李千那演出最新作品「需要被聽見」,一改以往逆女戲路,演繹都會女子對聽損母親放心不下的情感,更首次擔任「聽力大使」關心長輩聽力,與西哥陳博正攜手演出,為推廣聽力盡一份心力。這次不叛逆! 李千那撒嬌演暖女接連出演叛逆女角的李千那,眼神不自覺流露殺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