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蜜蜂、虎頭蜂出沒! 戶外登山被蜂螫時,該如何緊急處理?

小心蜜蜂 虎頭蜂出沒! 戶外登山被蜂螫時,該如何緊急處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國內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以來,許多民眾皆會登山遊玩、爬山透透氣。請大家務必小心,以免被蜜蜂螫傷:特別是頭部比例極大之虎頭蜂,更具攻擊性和毒性!土城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薛承君醫師表示,若遇到蜜蜂或虎頭蜂攻擊時,應盡速離開現場。對於被螫傷的傷口,千萬不要用手擠壓,應以鑷子夾出尾刺或毒針,並用清水清洗患部,以免蜂螫後所留下的費洛蒙氣味吸引蜂群攻擊;提醒民眾前往戶外登山時,應避免塗抹髮膠、化妝品、香水等吸引蜂群之氣味,讓出門遊玩更加安心。

若被蜂螫應迅速離開 勿主動攻擊蜂群

薛承君醫師表示,萬一外出遊玩時被蜜蜂螫傷,千萬不要急著反擊,特別是虎頭蜂,因為蜂巢很可能就在附近;此時應盡速離開,避免因虎頭蜂誤認地盤被侵犯或是螫人後所分泌的費洛蒙,招來蜂群攻擊。

如被蜂群螫傷 留意有無過敏、毒性反應

一般而言,無論是被蜜蜂或虎頭蜂螫傷,可能會出現三大類型症狀:

(1)非過敏性反應:被螫處出現局部紅腫、癢、刺痛感,通常數小時內會緩解。

(2)毒性反應:常發生在被多次蜂螫後,毒素的累積會造成被蜂螫者倦怠、頭痛或嘔吐;嚴重者甚至會有意識不清或急性腎衰竭;少數病人會有延遲性反應如溶血反應、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異常、橫紋肌溶解症、肝功能異常、瀰漫性血管內病變等致命性危險。

(3)過敏反應:包括對毒素過敏所引起之局部性或全身性過敏,如蕁麻疹、血管水腫、上呼吸道水腫、氣喘等症狀;過敏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嚴重者可能在被蜂螫後數分鐘內就會發生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以鑷子拔除尾刺 清洗傷口後冰敷

薛承君醫師指出,對於蜂螫的治療,由於沒有專門的解毒劑,只能施予症狀治療如冰敷患部,給予抗過敏和止痛藥物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拔除具毒性的尾刺時,千萬勿以手擠壓傷口,以避免擠破尾刺毒囊而造成更多毒液注入人體;應以鑷子輕輕地拔除尾刺,再用清水清潔傷口,同時洗去蜂螫後所留下的費洛蒙,避免吸引蜂群前來攻擊。

至於坊間傳聞被蜂螫後,可以尿液塗抹傷處以中和毒液,薛承君醫師並不建議這些處置,這是因為尿液中之細菌可能會使傷口惡化,徒增感染風險。

外出登山遊玩時 避免香味招引蜂群

薛承君醫師提醒,虎頭蜂在約九月至十一月秋天時,極度敏感,會在沒有被挑釁的情况下主動發起攻擊,因此外出登山遊玩時,應避免塗抹髮膠、化妝品、香水等吸引蜂群之氣味。若遇蜜蜂、虎頭蜂或蜂窩時請盡快避開,特別是毒性和攻擊性最強的虎頭蜂。萬一不幸被螫到,應盡速離開現場,若出現疑似過敏反應或毒性反應,應盡速送醫,或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製劑,以備緊急使用。


小心蜜蜂 虎頭蜂出沒! 戶外登山被蜂螫時,該如何緊急處理?


小心蜜蜂 虎頭蜂出沒! 戶外登山被蜂螫時,該如何緊急處理?

(虎頭蜂圖片提供 / 急診科薛承君主任)

【延伸閱讀】

春夏易被蜜蜂叮咬 小心嚴重恐致命

遭蜜蜂叮咬 婦人休克昏迷險送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黃女士因為健康檢查發現心臟擴大,平日活動時偶爾微喘,至心臟科門診檢查,醫師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同期亦有另一位20多歲女性成人因為心雜音與爬樓梯微喘,也被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2位病人經安排心導管手術,順利關閉心房中膈缺損,手術後皆恢復良好,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心房中...

閱讀詳情 »

說到抗老,我們都會反射性的想到鹿胎盤、膠原蛋白或是蜂王乳等等保健素材,其實具有效抗老效果的不止這些營養成分,還有一個抗老潛力新興:『鮭魚蛋白聚醣』,但這是什麼樣的成分、又具有哪些功效和評價呢?今天就讓營養師解析給你聽吧 專欄目錄 鮭魚蛋白聚醣是什麼?日本火紅的抗老機能性保健品蛋白聚醣有哪些功效?讓...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45歲的工程師,日日處在高壓的環境下工作,熬夜、飲食不規律早已成為常態,使他年紀輕輕就有三高問題,平時就算提早下班回家,也總是躺在沙發上發懶,也沒有運動習慣。在某次上班期間突然「啪」的一聲暈倒在桌上,嚇得同事緊急將他送醫急救,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是急性腦血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中報導】35歲鍾姓外送員8月初某天深夜與貨車碰撞,全身重創送台中慈濟醫院,搶救過程發現是極其危急的心臟破裂,醫療團隊接續動員5大科人力救命,幸運在術後26天康復出院。當時,台中慈濟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謝世榮依多年經驗判斷,採行與體外循環機搭配方式,有節奏地導血、縫針、回血,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