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小感冒害她「沒胃口」整整3個月? 一就醫才知晚期胃癌已四竄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是沒胃口,小心小徵兆可能是大麻煩!一名72歲婦人,去年突然開始食慾不振,以為只是小感冒,才讓一向胃口很好、不挑食的她喪失食慾,但症狀持續長達3個月,連家人都覺得不對勁,就醫檢查竟已是晚期胃癌合併肝臟和淋巴轉移。醫師提醒,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消化不良等其實都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狀,輕忽不得。

胃癌在國人十大癌症之列,發生率和死亡率不低,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近5年來,每年胃癌新增人數都在近4000人左右。

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消化不良等,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表示,這一些胃癌的早期症狀,往往跟胃炎、消化性潰瘍或腸胃功能障礙十分類似,導致一般人容易輕忽,加上國人較少有照胃鏡檢查的習慣,臨床統計,有近6成患者初次診斷即為晚期胃癌,而體重下降就是晚期胃癌的常見警訊。

該名婦人確診之後,第一時間就接受針劑化療,沒想到卻出現手腳腫脹、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且很快復發,一度嚇得不敢再接受治療,還好,健保今年12月開始給付第三線新型口服化療藥,這才多了選擇。

趙毅直言,健保有沒有給付,已經成為胃癌患者在臨床上願不願意接受治療的一大關鍵;他點出,國內胃癌治療目前有兩大挑戰,一是早期症狀不易辨別,一旦發現太晚,而包括台北榮總、台大、林口長庚在內的6家醫學中心的研究發現,晚期胃癌患者若只接受第1線化療,平均存活期僅8.1個月;若能1線加2線治療後,平均存活期共可達到15.4個月,顯示接受治療的武器越多就可以活得更長久,健保今年把無藥可用的第3線化療的空檔給填上了,絕對是福音。

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指出,研究發現,晚期胃癌患者在針劑化療失效後,如果能夠接著使用口服化療藥物,不僅可讓超過4成的病友控制疾病不惡化,幫助延命,還能幫助維持良好的體能和活動度超過4個月,可以自由走動,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對於患者而言,活著就有希望。

胃癌其實是一種可以被預防的癌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強調,重點在於,平時要能減少攝取醃製、煎炸、燒烤和煙燻類食物,並遵循「高纖、低脂、天天蔬果彩虹579」原則,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就能降低罹患胃癌的風險。而台灣過去30年來,胃癌發生率已經下降4成、死亡率也在逐年下降。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能灌零卡可樂?只吃一餐? 最夯168斷食法跟著醫師破解7大地雷

台灣成功用一張「健保卡」防疫 國際醫院聯盟選為全球卓越策略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面對壓力,請你這麼做 壓力反應是地球上所有物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它對物種的延續非常重要,也非常的頑強。畢竟,我們身上萬一缺乏了這種原始反應,將會危及到我們的生存。 但反過來說,就是因為壓力反應這麼頑強,我們對存在身邊的大小事物會不斷地產生不恰當的反應,並且不斷累積,最終壓垮自己。壓力反應有個特性,它的...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杏輝官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知名藥廠「杏輝」旗下藥品出包數量持續再擴大!繼日前有6款痘痘、痔瘡、感冒等用藥,因為持續安定性試驗不合格下架回收之後,食藥署最新藥品回收又多了14款藥品,從美白軟膏、暈車藥、咳嗽糖漿到眼藥水都有,有的同樣效期未到療效就降低,有的則是軟膏外...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衛福部)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一處「無牌」養護所,今(22)日發生火警造成2名長者死亡,1長者命危。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現行法令規定,住宿式的長照機構要設立,一定要事先申請許可,否則開罰6萬到30萬元罰鍰,且可以按次處罰,並公布機構負責人的姓名;...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北報導 不菸、不酒,非肥胖一族,甚至還十分重視養生,定期做健檢,怎麼癌症一樣找上門?一名40多歲男子就因為有家族病史,特意接受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結果顯示異常,進一步正子檢查更發現已有胰臟癌初期症狀,還好發現得早,這才躲過「癌王」一發現後通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