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時候胖不是胖? 學童減重專家傳授「三大絕招」

小時候胖不是胖? 學童減重專家傳授「三大絕招」

俗話說「小時候胖不是胖」,是否能安慰許多體型較圓潤孩童的家長呢?研究指出,有高達7到8成體重過重或肥胖的學生,可能奠定不可逆的肥胖基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WHO),全球 5至19歲的兒童與青少年,有超過3.4億人口為超重或肥胖,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險因子,更是一種慢性疾病,肥胖的主因為「身體活動量不足」與「不健康飲食」。
防治肥胖重點 著重於健康生活型態

依據教育部107學年度學童健檢資料顯示,我國整體國中生有17.7%為肥胖,臺北市國中生肥胖比率為14.44%,研究指出,多數學童肥胖原因為久坐而產生靜態生活、高熱量飲食與食物不均衡所引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提醒,肥胖防治重點應著重於健康生活型態的識能,必須從小紥根,家長為孩子累積健康資產,應透過「健康飲食」、「身體活動」及「充足睡眠」3要素,讓孩子擁有健康體位,show出青春與活力的健康人生。
孩子擁有健康體位 有以下三大要素

一、健康飲食

1.每天吃早餐與孩子在家一起吃健康晚餐。

2.自備水壺,以「白開水」或「無糖」飲料取代含糖飲料。

3.多樣性及原態的食物並減少吃甜食或油炸品。

4.蔬果多樣性、以全穀類取代精製穀類食物

二、身體活動

1.青少年每天至少達到6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即每週累積達420分鐘以上會喘會流汗的活動,每日(含假日)少於2小時觀看螢幕的時間。

2.配合孩子發展階段,搭配多樣化的基本動作型式:如走、跑、跳、攀爬等移動性技能,假日多至戶外運動。

3.在適宜溫、濕度多運動,運動前補充水分、運動中定時喝水(每20分鐘補充水分)。

三、充足睡眠

養成早睡早起,避免晚睡熬夜,每天至少睡足8小時。

【延伸閱讀】

醫用「倒車雷達」甲狀腺腫瘤割除 免傷喉返神經

義消猝死,延續生命 「指定器捐」遺愛手足

控機器玩電流急急棒 達文西手術學童心中紮根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5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女性摸到乳房有硬塊,最害怕罹患乳癌;以往就醫檢查,等待檢驗報告出爐,至少需要數周的時間,讓許多女性心力交瘁。如今,北榮乳房醫學中心啟用,透過快速影像診斷方式,確診乳癌只需要一天;即使不幸罹癌,該中心提供多科整合照顧服務,減少患者奔波各科診間的不便,往後掛號、就診、檢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彰化縣一名63歲男性,上個月底與家人至越南旅遊,9月初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至醫院就醫,但症狀仍未改善,後至另一間醫院就醫,經檢驗確認感染茲卡病毒。此個案為第8例境外移入茲卡個案。 個案於越南染茲卡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指出,根據個案潛伏期活動史研判,感染地點為越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任職桃園分局的員警許稚偉因胃食道逆流纏身,竟然因此病而厭世,先槍殺交往多年的女友蘇芮文之後,再自轟身亡;消息傳出後,令人不勝噓唏!大家都甚為感嘆,他為何會因胃食道逆流而輕生? 用藥物治療有健保給付 據了解,員警許稚偉患有嚴重胃食道逆流,且曾經在六月及八月時手術治療,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衛生福利部公布的2014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發生率已高達69.1%,與2004年乳癌發生率相比(48.5%),10年來已成長約4成,其中又以早期乳癌比例佔超過8成,近10年的乳癌患者年齡分布在55歲左右,年輕化情形提高,45歲以下的患者,10年來的比例成長近2成,越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