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小腸病症難檢查!排便變色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小腸病症難檢查!排便變色要注意

1位年近70歲的女士有長期貧血病史,最近排出大量黑便、暈倒,檢查結果發現血紅素過低,醫師懷疑是消化道出血導致貧血,最後進行單氣囊輔助小腸鏡檢查,終於診斷出小腸末端迴盲瓣處有潰瘍出血,為良性病灶。服用潰瘍藥物後,患者不再解黑便,血色素也逐漸回升到正常範圍。

傳統小腸鏡檢查 僅能看到部份小腸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內科醫師吳政輝解釋,成人小腸長6至7公尺,長約1至1.8公尺的胃鏡或大腸鏡只檢查得到部分小腸,無法到達小腸深部。傳統檢查小腸的方式為推進式小腸鏡,最深僅到空腸近端,而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只看得到較大病灶,或檢查當下小腸大量出血時才能顯影。

小腸疾病診斷及治療都困難,小腸膠囊內視鏡及氣囊輔助小腸鏡提升小腸影像檢查的應用。小腸膠囊內視鏡為內含攝影機的膠囊,患者吞服後,鏡頭會在胃腸道不斷拍攝,再透過影像檢查病變,雖然無痛、非侵入性、能完成全小腸觀察,卻無法反覆觀察病灶、無法切片取樣或即時治療。

氣囊輔助小腸鏡 檢查同時兼治療

相較膠囊內視鏡只能診斷,氣囊輔助小腸鏡檢查時如果發現病灶,可以反覆觀察、止血、切片取樣,或直接切除腫瘤與息肉。如需手術也可標記病灶,方便外科開刀醫師找尋。雖然小腸出血也只佔消化道出血原因5%左右,但當發生胃鏡與大腸鏡都無法確診的消化道病灶時,還是必須安排患者接受小腸鏡檢查。

吳政輝醫師提醒,小腸疾病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或顏色改變、脂肪瀉、不明腹痛、吸收不良體重下降等,很容易與其他腸胃道疾病混淆。當胃鏡、大腸鏡、電腦斷層、核醫等檢查都無法確診時,兼具診斷及治療的氣囊輔助小腸鏡可說是診治小腸問題的利器,希望能造福小腸疾病患者,擺脫確診耗時的困境。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北捷運震驚社會的喋血事件,讓民眾人人自危,精神科醫師指出,有反社會性人格的人,在心理上認為自己可以藉由做一件駭人的大事,來擁有無法獲得的力量,但也提醒並不是所有暴力行為者都有反社會性人格。因此當遇到反社會性人格暴力行為時的黃金定律,不要顯得神情非常慌亂,要用嚴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台灣,每10名口腔癌患者中,就有9位有嚼檳榔的習慣,根據死因統計,每年約5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對此,口腔癌已為國人青壯年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且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排名第4名。 然而,早期癌症常常沒有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因此定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現代社會裡,不少人有偏頭痛的習慣,但你知道嗎?偏頭痛竟與肥胖有關係,據秀傳101皇家健康會所御醫小組召集人暨神經內科陳榮基醫師指出,50歲以下的女性和肥胖族群,偏頭痛機率較一般人高。 換句話說,就是身體裡的脂肪組(織會釋放一種發炎物質,然而,對於年輕女性及肥胖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今天量血壓了嗎?全世界高血壓患者初估超過十億人,國外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平均患病年齡為32歲,如果不治療、不吃藥,死亡年齡為51歲;而沒有罹患高血壓的人,平均壽命為71歲,高血壓這三個字等於病人要少活20年,並嚴重影響健康和生活品質。  高血壓 全球每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