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資女眼瞼凹陷 兇手竟是乾眼症

小資女眼瞼凹陷 兇手竟是乾眼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自2007至2012年間,國內罹患重度乾眼症的人口,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乾眼症儼然成為現代人文明病。一名30歲左右的小資女孩平日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下班後又不停盯手機,幾乎除了睡眠外的時間,都在使用電子產品,用眼過度加上睡眠不足,長期累積下來,有一日發現自己左邊眼瞼出現凹洞,經醫師診斷後竟然罹患乾眼症,因眼瞼瞼板腺全部阻塞,導致左眼眼瞼萎縮!此類型乾眼症主要因為瞼板腺油脂分泌異常導致,沒有油脂層的保護淚水容易揮發,進而產生乾眼症狀。

台中開業眼科診所楊智欽院長表示,乾眼症大致可分為兩大族群,一是因為年紀增長淚腺退化導致;另一就是年輕族群大量使用3C產品時,未定時讓眼睛休息,且眨眼次數大幅減少,引起瞼板腺及皮脂腺阻塞所造成。一般人使用電子產品時,眨眼次數約是正常的13,長久下來眼睛表面潤滑、保濕眼表的的油脂分泌越來越少,造成淚膜不平衡而有乾眼的症狀。

楊智欽指出,一般人十分容易忽略眼睛乾澀的問題而延誤就醫,目前來就醫的患者中,約有七成的病患都是因為乾眼症問題。若下午或晚上開始感到眼睛特別乾澀、眼睛異物感增加且分泌物黏度增加、視力不穩定、以及眼睛紅腫癢痛等症狀,就可能有罹患乾眼症的跡象,忽略治療最嚴重可能角膜破皮感染甚至病變。

楊智欽進一步說明,傳統乾眼症的檢驗方式,是以淚液試紙檢測,因眼睛受刺激後假性產生淚液,容易影響判斷,但現在已有專門的乾眼脂液檢查儀,以光學分析淚水的組成,能夠提供較準確的結果;治療方式上,傳統是使用人工淚液及抗發炎藥物來幫助控制病情;而目前可透過熱度脈動系統的乾眼脂液治療儀,透過高科技的治療眼罩,由眼瞼內加熱、眼瞼外按摩,疏通患者堵塞的瞼板腺,重新分泌油脂層,一次療程約12分鐘,可降低患者對藥水的依賴,達到根本的改善。

楊智欽呼籲民眾,若要避免乾眼症上身,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生活習慣。除了閱讀及使用3C產品時要記得正常眨眼外,每過10-15分鐘要起來休息、走動、看遠方,另外充足的睡眠及正常的飲食也是預防乾眼症上身的不二法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67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老是沒胃口,可能是胃癌的警訊!72歲苗女士,一向胃口很好、不挑食,但去年突然食慾下降,原以為是感冒導致,但症狀持續約3個月,家人驚覺有異,送醫竟確診為末期胃癌合併肝臟和淋巴轉移,隨後接受針劑化療卻出現手腳腫脹、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且很快復發,嚇得不敢再接受治療。不過,目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血糖老是起起伏伏,該如何是好?台灣糖尿病時鐘快轉,平均每3分鐘就有1人新確診,需終身為穩定血糖而奮戰,但醫師提醒,糖尿病的併發症多,糖友平日除了要謹守低醣高纖飲食、多運動和適度減重等健康控糖原則之外,特別是年輕病友,更應未雨綢繆,除了控糖,也要加強器官保護,才能更好地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近日天氣多變、早晚溫差大,皮膚病症往往在此時更容易發作,中醫理論中的六邪,「風寒暑溼燥火」都是引起生病的原因之一,以溼疹來說,去除暑氣之外,風寒溼燥火皆為引發的因素,針對溼疹容易上身、發作特性,歸納原因包括居住環境、個人體質和飲食習慣有關。 倘若居住環境鄰近山區、河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58歲的李先生14年前和朋友一起參與生存遊戲時發生心肌梗塞,此後李先生的心臟狀況年年衰退,10年前便開始接受心臟衰竭療程,但病況仍不見好轉,最後醫師宣布需要換心,才能逆轉現況。在那之後,他在換心名單中消極等待近6年,在人生最絕望的時刻,醫師建議李先生以心臟衰竭多重機轉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