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少棒投手傳球太用力 竟造成手肘撕脫骨折

少棒投手傳球太用力 竟造成手肘撕脫骨折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肘關節內上髁骨折是常見的肘部撕脫骨折,像是在平地跌倒、投擲等運動損傷都可能埋下危險因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賴禹呈表示,主要因球時內側手肘承受強大的外翻力量,當肌肉或韌帶突然猛烈收縮,就可能使附著的內上髁生長板拉斷、撕脫,臨床上又以9至14歲青少年為高危險族群。

肘關節內上髁骨折 914歲青少年為高危險族群

14歲的劉姓少棒隊投手,某次練習傳球時突然聽到啪一聲,當下手肘劇痛,緊急就醫檢查確診為肘關節內上髁牽拉性骨折,所幸安排手術使用可吸收式骨釘與搭配復健,三個月後可望重返球場。賴禹呈醫師指出,劉同學因近期手部不適,教練暫時將他改調至外野,但外野傳球時,需要使用的力量更大,導致瞬間肘關節內上髁被屈肌群牽拉,才造成撕脫骨折。

術中採可吸收式骨釘 助少年及早重返球場

賴禹呈醫師說明,若為輕微移位的肱骨內上髁骨折,通常僅需石膏固定,兩週後再拆除石膏進行功能鍛鍊即可,但因患者骨折處移位嚴重,加上考量傳統手術需使用鋼釘固定,且半年後還得在二次手術將鋼釘取出,復原之路得花更多時間,因此術中採以可吸收式骨釘固定,術後石膏固定兩週,再配合復健,約三個月就可逐漸進行運動訓練,且不需再次手術。

肱骨內上髁骨折不輕忽 及早治療避免影響日常

臨床上,肱骨內上髁骨折一半的案例都處於受傷時合併肘關節脫臼,患者會出現肘關節內側觸壓疼痛、當手部施力或旋轉時,手肘內側及前臂會痛,若無及時治療,恐使肘關節功能障礙,影響生活。賴禹呈醫師強調,若檢查發現骨折位移超過五毫米、尺神經受損或骨折碎片嵌入關節等情況時,就需接受手術治療,才能幫助功能及早恢復。

【延伸閱讀】

力挺雙北抗疫牙醫 台灣諾保科捐千份防疫物資

換心者「僧多粥少」 淺談心衰竭治療策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馬羿縉編輯)國人十大主要死因中惡性腫瘤(癌症)連續蟬連30年榜首,癌症已成為國人最大的殺手,您能不重視嗎?許多癌症須以化學治療輔助來降低復發機率。您對化療認知是否正確?有無錯誤迷思呢?快來進行測驗,看看您的化療知識合不合格!還有好禮等您來抽喔!活動網址:•化療小學堂測驗ht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青少年往往較難控制怒氣,尤其遇上挑釁或誤會時,不小心可能會出現動手傷人等錯誤行為;屏東戒治所輔導科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指出,主要是青少年的大腦中,主掌衝動控制的前額葉皮質尚未發展成熟,加上正值荷爾蒙變化等因素,才導致容易怒氣衝天。家長也不需過於擔心,其實只要多加強青少年管理憤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最近氣候濕冷,氣溫多在十六至二十度之間,正是諾羅病毒最易生長的環境,平常飲食衛生可得要當心!台東市卑南國中體育班學生,連續2天爆發腸胃炎,陸續發生上吐下瀉送醫的狀況,有學生上吐下瀉到沒力,家長緊急將孩子送醫治療。衛生局研判,極可能就是諾羅病毒感染。台東縣衛生局長盧道揚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根據疾病管制局統計資料顯示,臺灣的細菌與愛滋病毒抗藥性非常嚴重,在一項「2013年海峽兩岸傳染病防治論壇」中,兩岸專家學者都呼籲,政府應落實三個「零」的戰略目標,社會也應摒棄對愛滋病患的歧視,從瞭解到關懷,進而接納。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邀集中央、大陸學者專家、各醫院醫事人員舉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