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尿尿顏色黃、解尿痛? 你可能是「泌尿道感染」了

尿尿顏色黃 解尿痛? 你可能是「泌尿道感染」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5歲的林女士,小便顏色深黃、解尿熱痛的情況也逐漸加重,甚至變得頻尿,但每次解尿量都不多,也出現輕微發燒的現象,在家人的陪伴下至泌尿科就診,經診斷為「泌尿道感染」,服用抗生素治療後,尿液檢查雖然顯示為無菌狀態,但小便時的熱痛感一直沒有改善。

患泌尿道感染 女性比男性多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曾千芸醫師表示,泌尿道感染是極為常見的細菌感染疾病,而女性的發病機率又比男性高出許多。因為女性的尿道比較短,細菌容易經由尿道上行,且尿道口和陰道及肛門的位置接近,性行為或是不當的衛生習慣也容易將細菌帶入尿道,而更年期的女性則因為女性荷爾蒙降低,尿道和陰道黏膜萎縮,也容易導致病菌滋生。

中藥調理+調整生活習慣 症狀改善無復發

中醫把急性泌尿系統感染稱作「熱淋」,除了尿急、尿痛、尿頻、尿意不盡等症狀外,有時還會伴隨發熱,且常為急性發作。

曾千芸醫師根據林女士的症狀與體質,開立藥方「八正散」清熱利濕、「加味逍遙散」清熱疏肝解鬱,再酌加澤瀉、通草、金錢草、金銀花等利水通淋的藥物,搭配衛教調整生活習慣,經過幾週的調理後,症狀已明顯改善且無再復發。

攝取水分、少憋尿 避免細菌有機可乘

女性因為生理構造的關係,患病的機率較高,因此平時的預防保健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曾千芸醫師提醒女性朋友,平日要多注意水分的攝取,少憋尿,生理期間要勤換棉墊,平時洗澡多用淋浴,保持陰部清潔及乾燥,另外也可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例如:甜椒、芭樂)、花青素(例如:蔓越莓)的食物,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切勿自行服用成藥,當身體擁有好的免疫力,才能有效降低被細菌感染的機會,適時的搭配中醫調理,效果會更加倍。

【延伸閱讀】

反覆泌尿道感染嚴重恐致命 專家授妙招擺脫困擾

塞車憋尿不敢喝水、害下腹骨盆疼痛!中醫五穴位改善泌尿道感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6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0)日晚間,網路流傳在部立台北醫院急診室外影片,醫事人員專著全身防護服,病人躺在簡易棚架下的病床上,僅能避雨不能遮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影片拍攝地是院區等臨時等待空間,絕非在路邊治療病人。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表示,急診病患要進入急診室,一定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臨床心理師會藉由系統化的測驗工具及特定的會談架構,幫臨床病人做評估,也就是心理衡鑑,作為醫療團隊診斷的重要資訊,甚至會參與臨床照顧計畫討論及執行。成大醫院精神部臨床心理師王興豪解釋,臨床心理師是以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為基礎的專業醫事人員,因此若遇上特殊病人,臨床心理師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媒體報導,馬偕醫院醫師爆料醫療物資短缺,例如N95口罩一個人只發2個,必須戴滿8小時否則就要重複使用,同時也說因病房未清出來,病患都在急診室內一區塊,不知情病人繼續看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物資足夠。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5月3日至5月27日,中央已撥補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警戒升級,許多職場及工作處所為確保營運不中斷,除遵守企業持續營運指引之防疫規定之外,也已升級為異地、分區、分流或遠距辦公。落實辦公防疫措施 適度運動提升健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指出,落實辦公防疫措施外,營造運動健康氛圍,才能使上班族累積足夠的健康資本,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