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尿尿顏色黃、解尿痛? 你可能是「泌尿道感染」了

尿尿顏色黃 解尿痛? 你可能是「泌尿道感染」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5歲的林女士,小便顏色深黃、解尿熱痛的情況也逐漸加重,甚至變得頻尿,但每次解尿量都不多,也出現輕微發燒的現象,在家人的陪伴下至泌尿科就診,經診斷為「泌尿道感染」,服用抗生素治療後,尿液檢查雖然顯示為無菌狀態,但小便時的熱痛感一直沒有改善。

患泌尿道感染 女性比男性多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曾千芸醫師表示,泌尿道感染是極為常見的細菌感染疾病,而女性的發病機率又比男性高出許多。因為女性的尿道比較短,細菌容易經由尿道上行,且尿道口和陰道及肛門的位置接近,性行為或是不當的衛生習慣也容易將細菌帶入尿道,而更年期的女性則因為女性荷爾蒙降低,尿道和陰道黏膜萎縮,也容易導致病菌滋生。

中藥調理+調整生活習慣 症狀改善無復發

中醫把急性泌尿系統感染稱作「熱淋」,除了尿急、尿痛、尿頻、尿意不盡等症狀外,有時還會伴隨發熱,且常為急性發作。

曾千芸醫師根據林女士的症狀與體質,開立藥方「八正散」清熱利濕、「加味逍遙散」清熱疏肝解鬱,再酌加澤瀉、通草、金錢草、金銀花等利水通淋的藥物,搭配衛教調整生活習慣,經過幾週的調理後,症狀已明顯改善且無再復發。

攝取水分、少憋尿 避免細菌有機可乘

女性因為生理構造的關係,患病的機率較高,因此平時的預防保健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曾千芸醫師提醒女性朋友,平日要多注意水分的攝取,少憋尿,生理期間要勤換棉墊,平時洗澡多用淋浴,保持陰部清潔及乾燥,另外也可多攝取富含維他命C(例如:甜椒、芭樂)、花青素(例如:蔓越莓)的食物,養成清淡的飲食習慣,切勿自行服用成藥,當身體擁有好的免疫力,才能有效降低被細菌感染的機會,適時的搭配中醫調理,效果會更加倍。

【延伸閱讀】

反覆泌尿道感染嚴重恐致命 專家授妙招擺脫困擾

塞車憋尿不敢喝水、害下腹骨盆疼痛!中醫五穴位改善泌尿道感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61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6歲的李先生,有糖尿病、攝護腺肥大病史,上個月底突然高燒,膝蓋還伴隨紅腫熱痛,以為是痛風就醫;不料,檢查發現竟是敗血性關節炎,所幸及時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否則恐永久殘廢,甚至死亡。 敗血性關節炎嚴重致命 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明翰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身心健康都成為社會隱憂。根據統計,全台60歲以上人口已達445萬人次,世界衛生組織更指出,憂鬱症在2030年時將成為疾病負擔的第一位,其中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約有7%,推估台灣將會有31萬的老年人罹患憂鬱症。 老年人罹患憂鬱症比例高 對此,董氏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6歲的楊小弟,一次臉色發白、心跳飆到200次,就醫診斷有心律不整的問題,但吃藥仍頻頻發作,若接受電燒手術,又必須冒著終生依賴心律調節器維生的風險;所幸,台大醫院利用冷凍消融術,凍壞心臟亂入的傳導系統,不但避免併發症,也不用再吃藥了。 心室頻脈心臟亂跳 收治個案的台大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