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家快篩試劑該如何篩檢? 牢記5重點避免失準成破口

居家快篩試劑該如何篩檢? 牢記5重點避免失準成破口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自核准發售居家快篩試劑已逾2個月,而疫情逐步緩降後,企業與學校也積極自主管理,配合居家快篩、確保工作與校園環境健康。隨著民眾使用經驗與需求逐日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陳宥達醫師觀察到,部分民眾對於居家快篩試劑仍有疑問。


居家快篩及早發現阻斷破口 仍有民眾不知該如何篩檢


許多企業、學校等多人聚集場域,會要求提交快篩報告。陳宥達醫師建議,為了避免群聚及降低醫療量能,除了前往醫療院所及社區快篩站外,民眾也可依需求在家自我快篩,費時更短,且場域不受專業設備及人員限制。然而,陳宥達醫師表示,儘管已開放許多篩檢管道,仍有民眾不清楚該如何進行,及該什麼時候篩檢。


居家篩檢適合在確診者較多的高風險區,或與確診者足跡重疊時使用,陳宥達醫師建議,如果民眾有疑慮,在疑似發生接觸的2周內,可以每5天進行1次篩檢,之後每周進行1次即可,期間假如出現疑似症狀,建議可以儘速就醫診斷。隨著疫情趨緩,民眾如果有證明出示需求,也可自行進行篩檢。


快篩試劑品牌眾多 專業醫師教你如何挑選


目前核准發售的居家快篩試劑有很多品牌,民眾容易無從下手,陳宥達醫師說明,居家快篩試劑主要分為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


核酸檢測採用分子增幅技術,檢測檢體中是否有病毒的遺傳物質,優點是在病毒量低的時候就能偵測得到,陽性一致率較高,約為97%,但所需費用較高、時間也較長;而抗原檢測則是運用可以專一結合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就像是鑰匙與鎖配對結合開鎖的概念,操作方便且時需較短,但需要病毒量較多才偵測得到,且陽性一致率較低,約為90%至94%。不論是核酸檢測或者抗原檢測,兩者都是從鼻腔採檢,因為鼻腔的病毒量比口腔更多


至於民眾應該選擇哪一種類型的快篩試劑?陳宥達醫師分享,若是染疫風險不高者,或是進行定期快篩管理者,考量到成本,建議可以選擇抗原檢測即可,但如果3天內曾有高風險與確診者接觸過的話,則該使用核酸檢測,靈敏度較高、比較不會造成誤判。


居家快篩該如何使用? 牢記5大重點避免失準


由於居家快篩試劑必須自行操作,部分民眾在閱讀說明書後仍有疑惑。有鑑於此,陳宥達醫師整理說明5個民眾最常產生失誤的重點:


1.操作前請清潔雙手:若是手部不潔,細菌可能會汙染拭子(棉棒),造成結果失準。
2.仔細閱讀保存期限:跟所有日用品一樣,過期的快篩試劑可能已經失去效力,結果也無法參考。
3.要使用之前再開封:有些民眾習慣拿到快篩套組後,就會拆封所有物件備用,反而可能造成未使用的內容物過早暴露於環境、影響結果。
4.拭子應充分浸泡於試管:有些民眾會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將拭子沾入試管,但浸泡若不夠久,檢體與緩衝液沒辦法混和,會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
5.擺放日期拍照存證:建議可將檢驗結果與可顯示日期的物品放在一起拍照,以便後續作為證明使用。


陳宥達醫師補充,各廠牌試劑在操作上有些許不同,詳細步驟請參照各廠牌說明書。當所有檢測步驟完成後,請妥善處理廢棄物,以免造成環境汙染。


擔心檢測後出現偽陰性與偽陽性可以這樣做


陳宥達醫師補充,若是CT值過高、無症狀感染者或是採檢不確實,都會影響到檢測的準確度。若民眾擔心自己出現偽陰性(即已經受到感染,快篩卻呈現陰性),建議5到7天後再做1次快篩,緩解心中的疑慮。


若快篩結果呈現陽性或者有身體不適的狀況,無論是否為偽陽性(並未受到感染,快篩卻呈現陽性),由於快篩試劑的目的是快速篩檢出可能確診的病人,建議皆應盡快通報各地衛生局進行進一步檢測。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三餐叫外送血糖飆無勃意 男人糖尿病頭號症狀可別輕忽
▸EXE潔牙產品旅行攜帶首選 晉級金點設計獎研發獲肯定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pic 蜂蜜有多好? 喝了,你會發現你開始嫌棄其他飲料了,蜂蜜是唯一沒有添加劑的飲料,它健康。   蜂蜜有多好? 喝了,你會發現你以後怎麼吃也不會胖,浪費糧食!喝蜂蜜會去油解膩,燃燒脂肪。   蜂蜜有多好? 喝了,你會發現咽喉炎好了,即使熬夜火氣也消除的很快,不用擔心上火了。 ...

閱讀詳情 »

這幾天大家是不是都感受到了夏天的熱情呢~要注意防曬與多補充水分喔!虹小編今天介紹一款雪梨西瓜汁,可是清熱消暑的飲品唷~   【生活小百科】路邊攤上的切片西瓜最好不要購買,因為西瓜的維生素含量特別多,尤其是維生素C,若西瓜放置過久,維生素C容易在空氣中氧化,也就是說,切片久放的西瓜營養成分會...

閱讀詳情 »

導語: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大蒜集100多種藥用和保健成分於一身。美國國家癌症組織認為,全世界最具抗癌潛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就應屬大蒜了。大蒜雖有如此強大的保健功效,但有句諺語說的好:蒜有百利,唯有一害。這“一害”到底是什麼呢? 蒜有百利唯有一害:傷目 雖然大蒜的好處多不勝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