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家辦公眼睛霧茫茫 小心「新型乾眼症」找上你

居家辦公眼睛霧茫茫 小心「新型乾眼症」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2019年護眼趨勢調查發現,國人平均每天使用3C產品超過10小時,其中常見的前三名症狀為眼睛疲勞、乾澀與視力模糊。尤其近期因疫情,越來越多人開始居家辦公,學生也在家改為視訊上課,不管工作或休閒娛樂,都依賴3C產品,讓原本就使用過度的眼睛不適感飆升,不小心可能就成了新型乾眼症族群,而這類型的乾眼症,光是人工淚液補水是不夠的,關鍵在於黏蛋白。

在家防疫3C使用率飆升 研究證實將導致黏蛋白流失 

亞東醫院角膜科蔡紫筠主任說明,根據亞洲乾眼症學會(Asia Dry Eye Society,簡稱ADES)於2020年提出的最新ADES乾眼症共識發現,乾眼症是一種多因素慢性疾病,只要淚膜不穩定,就可能引發乾眼症。除了以往常見的缺水型、缺油型,最新ADES乾眼症共識現在也新增一型為眼睛黏液層黏蛋白缺乏,導致的濕潤度缺乏型乾眼症。像近期疫情蔓延,民眾待在家是最安全的防疫措施,但對3C產品的使用率大幅提高,有可能成為濕潤度缺乏型乾眼症風險族群。

蔡紫筠主任進一步說明,淚膜共分為三層,由內而外分別為黏液層、水液層及油脂層,只要其中一層出問題,就可能引發乾眼症。黏蛋白是讓淚液停留於眼表的關鍵角色,負責保護和濕潤角膜,強化淚膜基底層之黏液層,並具有阻擋細菌、病毒進入眼睛的功能,可保護眼睛降低受感染的機率,是眼部健康的重要關鍵。若是眼表面杯狀細胞無法正常分泌黏蛋白,導致濕潤度不足,就會造成濕潤度缺乏型乾眼症。根據日本針對近百位上班族所做的研究,統計受試者觀看螢幕5至7小時中,7小時黏蛋白濃度降低最明顯,顯示出長時間使用3C產品,會影響黏蛋白濃度。另外,確診為乾眼症的患者中,主訴症狀為眼睛疲勞者,檢查後發現黏蛋白明顯較低,因此長時間使用3C產品且感到眼睛疲勞的民眾,除了油脂分泌異常,也很可能是黏蛋白分泌不足所致。

診間許多長期接受傳統乾眼症藥物治療,卻無法改善乾眼症狀的患者,可能亦是屬於這種新型乾眼症。一名罹患乾眼症逾十年的六旬老婦,接受乾眼症治療超過兩年,症狀卻無法完全改善,需頻繁使用眼藥水以緩解乾澀不適。直到去年12月,醫師評估是屬於最新型「濕潤度缺乏型」乾眼症,老婦開始接受適當的眼藥水治療,精準治療對症下藥,透過強化淚膜基底的黏液層,短短兩個月內,乾眼症狀改善。現在病患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讓長久以來飽受乾眼症困擾的老婦喜出望外。

最新淚膜導向治療 精確對焦三層淚膜

2020 ADES乾眼症共識,推薦淚膜導向治療(tear film oriented therapy,TFOT),此治療策略提供乾眼症治療新思維,確認淚膜是哪一層受影響,再對症下藥精準治療。缺油型的患者,可使用含油的人工淚液,並搭配眼瞼清潔和局部熱敷等方式改善。若是缺水型的病患,可使用傳統人工淚液、淚點栓塞法,或新型的促淚液分泌眼藥水。若為濕潤度缺乏型乾眼症,可使用新型促淚液分泌眼藥水。此治療策略控制眼表發炎症狀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使用類固醇,或目前有不同劑型環孢素眼用乳劑眼藥水可供治療選擇。

蔡紫筠主任呼籲,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2019年公佈的護眼趨勢調查,台灣民眾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乾眼症,隨著3C科技普及,乾眼症已成為現代人普遍會面臨的健康危機。尤其近期疫情嚴峻,居家辦公、視訊上課成了日常生活,接觸3C產品的時間大增,讓眼睛不適感飆升。建議民眾應定期至眼科診所或醫院進行視力檢查,若出現乾癢紅腫、夜間畏光無法開車,或吹到風就會流淚等乾眼症狀,應盡速就醫,由醫師評估屬於哪一類型乾眼症,進而安排合適治療方式。

參考資料: 

1.2020 ADES亞洲乾眼症學會乾眼症共識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423530/ 

2.Uchino Y et al., JAMA Ophthalmol 132:985, 2014

【延伸閱讀】

工作忙碌雙眼不適 正確選擇人工淚液告別糊矇眼乾問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5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50歲男子近幾年因力不從心而到醫院求診,醫師檢查發現,男子並非單純勃起功能障礙,經轉介至心臟內科裝設支架並合併藥物治療後,目前已恢復正常性生活。醫師提醒,勃起功能障礙是心血管疾病、攝護腺疾病、血脂異常、糖尿病、憂鬱症和高血壓等疾病最早出現的警訊,影響的不只是性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日媒體報導,台中市前議長一家四口疑似使用中藥相關製劑或產品而造成鉛中毒事件,目前相關產品化驗結果出爐,其中鉛含量超標的中藥材生粉,將進一步溯源追查。社區藥局販售中藥相關產品 皆符合GMP製造標準藥師公會全聯會表示,社區藥局內所販賣之中藥成藥相關產品,皆為GMP優良藥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1名年齡60歲,體重僅37公斤的詹女士日前因頭暈、嗜睡送急診,意外發現10餘年來腹瀉的原因竟是「闌尾腫瘤」。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高國堯,診療從急診入院的膽結石併發胰臟炎病人,術前檢查發現闌尾長腫瘤,與大腸直腸科攜手以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一舉切除2個病灶,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國大陸民眾入境台灣,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一直都顯得非常小心,7月16日先開放2歲(含)以下陸籍子女入台,昨日(12日)擴大到6歲(含)以下,在父母陪同下,可以返回台灣,入境後須14天居家檢疫,執行細節由移民署處理。 按照規定,父親或母親其中1人具有我國身份證,小孩不具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