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家醫療到宅需求逐年升 長照之路穩健行

居家醫療到宅需求逐年升 長照之路穩健行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居家照護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應社區民眾需求,並讓不方便到醫院的患者能夠得到完善照護,童綜合醫療社團法人成立居家護理所,並結合醫院建構完善居家照護服務;讓有需求或不方便出門的個案,也可獲得與醫院相同等級的醫療照護服務。童綜合醫院李三剛院長表示,居家護理所希望為有需求的民眾及家屬帶來心靈上的支持與慰藉,減輕個案家庭的照顧壓力。

跨團隊居家照護服務 託付健康更安心

李三剛院長表示,人口結構邁向高齡化是全球趨勢,醫院也積極配合國家長照政策,已成立長照據點A單位-「樂齡便利站」、「失智共照中心」及「高齡病房」,如今再新成立居家護理所,相信可提供社區民眾更完善的跨團隊居家照護服務。

醫護到宅服務 居家照護臻於完善

居家護理所收案對象包含失能、疾病不便外出、有明確醫療需求,以及符合安寧照護條例可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的末期病人。李三剛院長提到,經團隊專業評估後,居家護理師將至符合資格的個案家中,提供傷口護理、管路更換、水腫按摩、用藥指導、營養評估、復能服務、在宅安寧等醫療服務。

此外,未來行動不便的病人出院後,不必為了管路的更換,或為了拿慢性病藥物等例行治療,讓家屬特地請假陪伴就醫,也無須為了病人的搬運傷透腦筋;藉由居家護理師的定期訪視,就可解決移動不便的問題,也會轉介專業團隊提供完整醫療服務。

減輕照顧壓力 長照之路有依靠

臨床上,一名42歲男性個案,因中風後導致一側偏癱需長期臥床及鼻胃管留置,故申請居家醫療及護理照護,經家庭醫學科醫師與居家護理師評估,並針對其需求給予最適切的照護服務。

李三剛院長強調,居家護理所希望為有服務需求的民眾及家屬,帶來心靈上的支持與慰藉,減輕個案家庭的照顧壓力,民眾可獲得更完善在宅服務,讓民眾安心、放心享用居家醫療、復能服務,使長照之路走得更平穩。

【延伸閱讀】台廠學名藥有何重要? 慢性病醫師這樣分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via toutiao 老話說得好,屁股大好生養。所以中國古代欣賞的是豐乳肥臀(能生會養)。現代女性以瘦為美,很多人都追求模特類型的骨感美,一些老輩人常常發愁的問我:你說,我兒媳婦只有80多斤,瘦的像竹竿,骨盆那麼小,以後,怎麼生孩子呀?   ...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ttufo) 很難想像,世界上竟有5歲7個月又21天大的媽媽,但醫學史上有記載的「小媽媽」琳娜‧梅迪納1939年的母親節當天剖腹產下一個2700公克的男嬰,當時她真的還不滿6歲,甚至還有她懷孕的照片流傳下來。 這名秘魯小女孩八個月大時即初經來潮,她始終不肯透露孩子的父親是誰。 琳娜19...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吃的益生菌有效嗎?坊間有許多益生菌產品,主打進促腸道健康、改善便祕;但有些人天天吃卻沒有效果,可能是吃錯了!國內研究發現,高達9成的益生菌會被胃酸殺死,而納豆菌可抵抗強酸,通過胃酸、直達腸道,才能真正發揮功效。 益生菌有許多種類,如乳酸菌、比菲德氏菌、酵母菌、納豆菌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清華大學開發「球面型人工視網膜晶片系統」,突破目前的解析度瓶頸,創造出達4千畫素的高解析度,可讓失明患者重見光明,並奪得2015台北生技獎技轉合作獎銀獎。 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教授范龍生帶領研發團隊,開發球面型具影像功能的人工視網膜晶片系統,把感光的影像晶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