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居家隔離被歧視 如何陪孩子度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居家隔離被歧視 如何陪孩子度過?

武漢肺炎影響我們例行的上學、工作及生活作息,而疫情持續地延燒可能造成憂慮、焦慮、憤怒、恐懼等情緒問題,不僅大人會焦慮,孩子也會跟著緊張。有些孩子因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回學校上課擔心同學異樣眼光;或對畢業旅行取消感到失落,面對疫情,重視孩子的心理防護和重視不被感染同樣重要,我們可幫助自己與孩子累積心理資產,訓練大腦功能,親子一起穩定心情、培養耐性、學習承擔力與行動力,正向面對改變獲得成長。 

衛生福利部「心快活」心理健康學習平台針對兒童,設計PEACE五部曲衛教文章來陪伴孩子安度武漢肺炎風暴。

Play game玩遊戲(P)
由於孩子的語言理解與情緒表達不同,透過玩遊戲與角色扮演方式,帶領他們表達對疫情帶來的情緒,增加對抗疫情的同理心及合作度。

Enhance the safety強化安全感(E)
與孩子一起主動檢查環境和討論相關訊息,一方面讓孩子安心,另一方面也帶領孩子接受適當且可靠的資訊來源。

Accept your emotion接納情緒(A)
允許並接納孩子在這特別的時間點可能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反應,因為這些都是正常的狀態。

Change the behavior改變行為(C)
發揮創意來調整不得不修改的行為習慣或行程,並帶著孩子以幽默感欣賞自己可以應付和可以改變的能力,並適時給與口頭稱讚,讓他同時從自我調整和他人讚許中獲得成就感與信心。

Engage in life投入生活(E)
除了關注疫情,多和孩子一起挖掘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和關懷不同人物的故事,
保持多樣的、有活力的作息方式。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經濟快速發展、勞力工作相對減少,民眾的生活形態也漸趨靜態,此外速食飲食的普及,都是大幅增加現代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因而成為現代人的健康隱憂,不過雖然如此,民眾是否因此而時時注意自己的血壓狀況?    Pollster波...

閱讀詳情 »

作者/藍麗娟 出版/天下雜誌出版《堅定信念》 第一章 給青少年的一封信:你適合讀醫學系嗎? 醫師是需要終生學習和終生訓練的行業,相當辛苦,但是目的很崇高,是一生的事。如果完成訓練卻沒做醫師,雖然是個人自由選擇,但是,我會覺得很可惜,因為養成過程中,不只受訓的醫師辛苦,老師很辛苦,...

閱讀詳情 »

國內女性出現未婚、晚婚的比例越來越高,尤其近幾年來,女星紛紛公開興起冷凍卵子議題,像是名模陳思璇就在今年初大方坦承自己已悄悄做了冷凍卵子手術,引起許多適齡女性們的注意,到底誰適合冷凍卵子?手術會不會傷身體?醫師解說冷凍卵子 9 點必知問題,妳一定要知道! 科學日益進步,冷凍卵子技術也日益純熟,早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