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居家隔離陰轉陽比例增 專家推測可能原因有二

居家隔離陰轉陽比例增 專家推測可能原因有二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宣布,該日新增26例本土案例中,有22例為居家隔離陰轉陽。而以統計數據看來,自今(2022)年一月底開始居家隔離陰轉陽的個案比例即有增加的趨勢,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認為,此現象一可能性為原始接觸者的直接感染,但於後期被檢測出來;二為在集中檢疫所中交叉感染。

究竟真實原因為何,全世界都仍在釐清中,然而,陳秀熙教授不諱言,以台灣目前現況看來,若要繼續維持將每日確診數控制在二位數以內的好成績,釐清確切原因迫在眉睫,再考量Omicron變種病毒株傳播力強、潛伏期短及感染時間短等特性,不能排除後者:自同一空間(包含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等)透過多元管道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居家隔離陰轉陽比例增 專家推測可能原因有二

物流群聚感染,包裹也不安全? 專家這樣說

自物流群聚感染事件爆發,許多人懷疑病毒是否會經由物流包裹接觸面傳染而緊張不安,對此,陳秀熙教授分析,雖然Omicron可在塑膠表面存活高達194小時;人類皮膚表面21小時,但根據研究顯示,如使用40%以上酒精擦拭、消毒,15秒後即可使Omicron病毒在塑膠表面及人體皮膚上完全失去活性。

由此可知,經由物流包裹傳染,對於國外確診個案數量極大的情況下可能性較高,但以目前台灣疫情控制得當的情形而言,經過物流收發清消流程,包含一般包裹於接收包裹及配發包裹時消毒,特殊來源包裹(醫院、高風險地區)除接收、配發包裹時清消外,還會在過程中進行二次消毒並靜置20分鐘不與其他包裹混放等措施,研判病毒並非經由物流包裹途徑傳染。

居家隔離陰轉陽比例增 專家推測可能原因有二

三月起莫德納基礎劑保護力下降 估計300萬人受影響

為抵抗Omicron的高度傳播力,「確保疫苗保護力」相當關鍵,陳秀熙教授指出,以台灣最早施打AZ疫苗基礎劑的族群來看,保護力約於去年底開始下滑,而台灣疫情確也於今年年初起升溫。

根據疫苗保護力統計數據顯示,三月起莫德納基礎劑施打者之疫苗保護力將開始衰退,若未及時施打追加劑,全台約有300萬人疫苗保護力會急速下降。因此,陳秀熙教授表示,第三劑疫苗應持續推廣施打,以避免疫苗保護力失效造成下一波流行發生。

居家隔離陰轉陽比例增 專家推測可能原因有二

▲圖片來源/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畫面

【延伸閱讀】

陰轉陽個案CT值低需密切追蹤 陳時中:已8家旅社清空

Omicron平均潛伏期短 入境檢疫14天能縮短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5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陸續有新聞傳出,部分民眾會在娛樂場所吸食笑氣助興,台北市政府指出,中央法規尚未規範營業場所,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表示,應對旅館業等營業場所訂定規範,決定針對旅館與娛樂場所,頒布笑氣使用行政規則,未來遭查吸食笑氣,可罰最高30萬元罰鍰,致人於死最高可罰無期徒刑與併科1,0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人年紀大,動脈壁會因為脂肪的堆積而逐漸淤積、阻塞,就是所謂的動脈血管粥狀硬化,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會產生狹心症(心絞痛),而發生在非心臟部位的周邊血管則稱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其中又以下肢動脈狹窄的發生率最高,輕者肢體末梢疼痛,嚴重時則會產生肢體缺血、冰冷、蒼白或壞疽,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7歲張先生熱愛健身,日前因車禍「犁田」右手撐地,返家後竟連擰毛巾、開門把或做伏地挺身,手腕都會劇痛無力,吃藥復健均不見效,經骨科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手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建議採取腕關節鏡微創手術,術後症狀明顯改善,外觀也無明顯疤痕,經過復健治療後預計半年後重返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對全球新冠疫情,新冠疫苗只有證實有效開啟廣泛接種後,全球才有機會解除警報,而台灣想要第一時間取得疫苗,仍要想辦法搶下領頭開發藥廠出貨。昨(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表示,我方與美國莫德納公司(Moderna)早在8月開始就開始接洽,另外德國BNT疫苗台灣東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