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屏東Delta群聚再擴增 網傳mRNA疫苗改變DNA是誤導

屏東Delta群聚再擴增 網傳mRNA疫苗改變DNA是誤導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27)日新增88名本土個案、境外移入1例、9例死亡案例,南台灣爆發Delta變種病毒群聚感染,外界關心防疫警戒是否因此升級?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目前沒有升4級的準備。」


屏東Delta群聚再擴增 網傳mRNA疫苗改變DNA是誤導

▲6月27日新冠確診病例及解隔離情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屏東秘魯返台境外移入祖孫兩人引發Delta病毒群聚事件,截至今(27)日已有12人確診,陳時中表示,在12人中,透過基因定序發現8例感染Delta變種病毒株,屬於同一個群聚,其餘4人仍會確認病毒株類型,但應該也是Delta。


屏東Delta群聚再擴增 網傳mRNA疫苗改變DNA是誤導

▲屏東Delta印度變異株群聚及其相關個案關聯圖。(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希望疫情不要再擴大」陳時中說,屏東政府積極擴大採檢,目前913完成PCR採檢,全數陰性;居家隔離173人,持續擴大中,只要是可能密切接觸者都列入居家隔離,盼盡速控制疫情。


陳時中表示,將加發疫苗給屏東,昨日先發配1,200劑AZ疫苗給屏東,6月30日將依原先分配,配送2萬1,700劑莫德納疫苗。


屏東Delta群聚再擴增 網傳mRNA疫苗改變DNA是誤導

▲指揮中心澄清,網路影片誤導mRNA疫苗會使接種者變成轉基因生物體,為誤導假訊息。(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另近日關於疫苗接種後是否產生副作用有諸多討論,針對網傳新冠mRNA疫苗恐傷害人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澄清,疫苗中的mRNA並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而政府也會嚴格把關疫苗安全,民眾可安心接種。


並強調,我國目前已核准緊急使用授權的新冠疫苗分為2大類,其中所使用的新冠mRNA疫苗,其作用原理是將含有一段可轉譯成SARS-CoV-2病毒棘蛋白的mRNA注射至體內,接種後會在人體細胞質內製造出SARS-CoV-2病毒棘蛋白,作為疫苗抗原,進而誘發人體產生免疫反應,以對抗SARS-CoV-2病毒,疫苗中的mRNA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


同時也再次提醒,新冠疫苗與其他藥品一樣,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副作用,如過敏反應等,民眾接種前應主動提供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是否對特定藥品過敏、慢性病或正在服用的藥品;女性則需告知是否(或可能)懷孕、準備懷孕或正在哺乳母乳等,供醫師審慎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


接種後則應關心身體變化,部分民眾接種新冠疫苗後,可能會發生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等,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且數天內消失,但如發生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等,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屏東Delta群聚再擴增 網傳mRNA疫苗改變DNA是誤導

▲6月27日本土疫情發展趨勢。(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為了防範Delta變種病毒株,指揮中心規定,27日零時起所有旅客不能居家檢疫,需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不過,新制首日亂象叢生,有旅客落地後才開始找旅館,有人在機場吵著居家檢疫,有人則鑽系統漏洞,先是勾選「其他防疫旅館」,卻填自家地址,竟然順利偷溜回家。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第1天確實發現12名旅客直接跑回家,但經過戶政系統查核,已全部找回,送至防疫旅館。


有關今(27)日新增88例本土病例,48男、40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0日至6月26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41 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33例、台南市8例、桃園市3例,屏東縣、南投縣及新竹市各1例;其中60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26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而新增9例死亡個案,分別為3男6女,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0日至6月25日,死亡日介於6月22日至6月26日。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在新增死亡個案中,1名80多歲女性合併巴金森氏症和心臟病,因發燒送醫,檢查報告發現肺部X光異常,住院時1採陰性,隔日2採陽性,住院後,嚴重意識不清和呼吸衰竭,因年紀大、病情惡化快,6月24日過世。


外界質疑該個案死因可能為「併發肺栓塞」,羅一鈞表示,該案例電腦斷層顯示肺栓塞,目前這是死亡個案中的第2例,將提至專家小組研判和審查,並整理這波疫情中,是否有併發肺栓塞,導致重症或死亡案例。


屏東Delta群聚再擴增 網傳mRNA疫苗改變DNA是誤導

▲對於7月下旬3項醫事人員考試仍照常舉辦,陳時中表示,防疫如果還能維持得住,盡量不要取消。(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此外,全國3級警戒延長到7月12日,不過,7月下旬3項醫事人員考試仍照常舉辦,引發部分考生不滿。對此,陳時中說,防疫如果還能維持得住,盡量不要取消。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266,90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250,863例排除),其中14,634例確診,分別為1,170例境外移入,13,41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2例移除為空號。


指揮中心統計,自2020年起累計632例新冠死亡病例,其中62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19例、臺北市243例、基隆市20例、桃園市17例、彰化縣10例、臺中市及新竹縣各4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更多NOW健康報導
▸脈衝光不只用來改善皮膚問題 還可以治療缺油型乾眼症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女性若想生小孩,千萬不要亂吃甘草、甘草成分保健食品,以免雌激素分泌受干擾,影響生育能力。美國一項動物實驗發現,甘草中的「異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會干擾卵巢荷爾蒙分泌,導致雌激素分泌大為減少,生育能力就會變差。 異甘草素 干擾雌激素分泌 研究顯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民眾用藥錯誤百出!一名60多歲的癌症婦人,把止痛貼片當痠痛藥布「哪裡痛就貼哪裡」,一次貼了3、4片,結果藥物劑量過高導致呼吸抑止,送醫急救後才撿回一命。 常見用藥錯誤方法 馬偕醫院藥劑部主任李韋瑩指出,大多民眾對於用藥的主觀意識,常優先於專家建議,常未依標示使用藥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32歲的陳小姐,平時月經來時血量正常,最近感覺稍微頭暈,容易疲倦,近一個月感覺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累,無法工作,所以至醫院求診,經血液檢查發現有嚴重貧血,住院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缺鐵性貧血伴維他命B12缺乏 胃鏡檢查發現胃只剩30c.c.併有胃食道逆流,另外血液檢查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是男性獨有的癌症,也是男性泌尿系統中位居第一名的癌症。由於攝護腺癌生長緩慢,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當症狀出現時,通常是類似良性攝護腺腫大(如排尿困難、流量小、常有強烈尿意、血尿、排尿時有灼熱感),有5成以上病人診斷出攝護腺癌時已是晚期,這時癌細胞已長出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