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川崎氏症的常見症狀|認識疾病 川崎病篇2

川崎氏症的常見症狀|認識疾病 川崎病篇2

聽人家說「高燒會燒壞心臟」,原來就是在講川崎氏症!一起來了解川崎氏症常見的症狀吧!

 

川崎氏症的常見症狀|認識疾病 川崎病篇2

 

川崎氏症的常見症狀包括:

 

關鍵症狀:持續高燒不退

持續高燒超過五天;不治療的話,更可能高燒一至二週。

 

常見症狀1:結膜充血

雙眼結膜充血變紅,但沒有出現分泌物,可維持一至二週。

 

常見症狀2:淋巴腺炎

急性非化膿性頸部單側或雙側淋巴結腫大,直徑至少1.5 公分。 

 

常見症狀3:四肢的變化

手或腳紅、腫、變硬,有痛感。發病10至20天後,會出現手腳指尖脫屑狀況。

 

常見症狀4:皮疹

身體和四肢出現不同型態的紅腫皮疹,且通常範圍很廣。

 

常見症狀5:口腔變化

口腔黏膜異狀,如很紅的草莓舌或嘴唇乾裂脫皮。

 

上述症狀,除了高燒5日不退為主要症狀外,其餘5項症狀若有4項符合,則極有可能是川崎氏症。上述大部份的症狀皆會在病發的急性期出現外,但是,6個月以下或5歲以上的病童,常常不會出現川崎氏症的全貌。若持續不明原因的發燒病伴隨其中二至三項症狀,也要考慮川崎氏症的可能。

 

另外,常規血液檢查時,可能出現貧血,或是白血球及血小板增多現象,且發炎指數 (ESR、 CRP) 大多也會隨之升高。

 

川崎氏症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心臟內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禾欣診所 吳書毅醫師

 

延伸閱讀

【認識川崎氏症】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72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川崎氏症的常見症狀|認識疾病 川崎病篇2

相關推薦

影音中心/吳靜宜報導美國莫德納藥廠證實,和台灣再簽下3500萬劑疫苗的合約,宛如天降甘霖的好消息,振奮國內人心,而目前,接種莫德納疫苗的人數也已突破285萬人。旅居美國的YouTuber「Violet Vacay」,日前分享了接種莫德納的過程,她坦言第一劑的副作用都只能算小事,第二劑的副作用較為明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延燒之下,意外讓台灣十大好發癌症第六名的頭頸癌也拉警報!國內醫學會就提出警告,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回溯性研究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就診量降低,頭頸癌病患確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明顯較大;且對於已確診病患而言,若因疫情而延遲治療,也恐增加3到9%的死亡風險。台灣該以國外為借...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昨宣布全自7/27起至8/9,全台降至二級警戒。開放室內50人,室外100人等社交活動,餐飲方面則是遵照衛福部指引可開放內用。不過昨雙北市已表示經過考慮後,仍暫不開放內用。花蓮縣秘書長張逸華昨在防疫記者會時提醒縣民們,二級警戒保持實聯制等規定,縣府將與中央政府做法一致、腳步一致,落實各項防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讓台灣「職場老爸」們更疲憊不堪!國內最新一份2021「職場爸爸動齡大調查」發現,有38.9%的職場爸爸在疫情流行期間感到身體狀況快速衰退,且有38.5%還出現體重上升、體態走樣的情形,凸顯在疫情之下,生活型態被迫改變已經出現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隨著疫情降溫、降級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