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掃到疫情颱風尾!頭頸癌拉警報 死亡風險竟增加3到9%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延燒之下,意外讓台灣十大好發癌症第六名的頭頸癌也拉警報!國內醫學會就提出警告,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回溯性研究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就診量降低,頭頸癌病患確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明顯較大;且對於已確診病患而言,若因疫情而延遲治療,也恐增加3到9%的死亡風險。台灣該以國外為借鏡。

根據統計,頭頸癌在台灣男性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已連續9年名列第4,近年來大約年增萬名患者。

7月27日是世界抗頭頸癌日,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就與富邦悍將棒球隊攜手邀請有「台灣巨砲」之稱的陳金鋒擔任頭頸癌年度衛教大使;頭頸愛關懷協會也與台灣樂天醫藥、樂天桃猿棒球隊合作,邀請癌友分享抗癌歷程,並號召球迷化身「應猿大使」。

台大醫院副院長、耳鼻喉科部與腫瘤醫學部教授婁培人表示,頭頸癌發生年齡層相比其他癌症較低,且近年來因菸、酒、檳榔的年輕族群使用增加,以及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提升,使得頭頸癌在台灣有更加年輕化的趨勢。

尤其,頭頸癌成因複雜加上多數病患缺乏健康意識、畏懼治療副作用而拖延治療,婁培人警告,導致近6成患者確診已屬於局部晚期或遠端轉移,使治療更為棘手。台灣頭頸癌男性死亡年齡中位數為59歲,對比國人男性平均餘命77.3歲,一旦罹患頭頸癌,可能短壽18.3歲,是最短命的癌症之一。

頭頸部腫瘤醫學會提醒,相較於頭頸癌第一、二期確診的5年存活率達60到90%,晚期確診僅剩40%,同時復發率與死亡率皆相當高。

婁培人說,近來受到疫情影響,的確有部分癌友擔憂就醫安全性,自行延緩治療,卻忽略癌症侵害從未停歇。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研究,頭頸癌手術治療若耽延4周,死亡風險將增加6%;若為輔助性治療延遲,則提升近3%死亡風險。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教授楊慕華強調,過去台灣嚴重頭頸癌治療選擇有限,但近年有了新型療法後,能為病患提升生活品質,且具長尾效應,提供了頭頸癌患者更多的醫療選項。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最新基因定序出爐!從南到北本土個案 流行元凶變異株多是「它」

【有影】久等了!AZ、莫德納第二劑開放施打 間隔「滿10周」即起就能預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大腸癌更是當中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蟬連榜首更已長達八年,平均每34分鐘就會增加一名大腸癌患者。大腸癌愈早發現,治癒存活的機率愈大,偏偏有三成的民眾,在驗出糞便中有潛血反應之後,卻沒有做大腸鏡繼續追蹤,恐怕會讓病情因此延誤。以為自己沒那麼倒楣、癌症不可能找上門嗎?事實上,腫瘤細...

閱讀詳情 »

當身體出現這些症狀,代表慢性發炎秘密殺手正找上你!身體一旦發炎會造成自由基過多,得攝取足夠的抗氧化劑,才能避免自由基帶來的傷害!到底什麼是絕佳的抗氧化劑? ●睡眠出狀況:常常疲勞,睡太少、晚上睡不好,睡醒後,不覺得精力充沛、有黑眼圈、白天打瞌睡。 ●皮膚出狀況:皮膚容易發癢、濕疹、過敏,蚊子叮咬後...

閱讀詳情 »

現代人久坐、少運動,以中醫觀點大多有「氣血不足」的現象。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氣血不足常見的表徵就是疲勞無力、精神不濟、心悸氣短、臉色蒼白等症狀,以冬天來說,容易手腳冰冷者也是氣血循環不良所致。然而,想要改善氣血循環,最好就是多運動,讓全身筋骨活絡起來,亦可利用空檔按壓刺激穴道,以改善不適症狀。 ...

閱讀詳情 »

許多產後婦女都會認為自己身材走樣,且「性福感」似乎不復從前,其實,跳舞就有助改善!東南亞職業摩登舞冠軍陳媦娟老師表示,像是國標舞中的華爾滋不僅是很好的運動,且舞蹈中許多縮肛提臀的動作不僅可以強化骨盆底肌群力量,幫助改善尿失禁,連帶還能增加性福感唷!  舞步曼妙的華爾滋,翩翩起舞的風采著實迷人!其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