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左腳「腳重走不動」還鬧水腫… 這年齡層女性當心可怕病症已上身!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0歲到40歲之間,女性如果發生下肢酸痛「感覺腳很重走不動」,且合併有水腫現象時,要特別注意!醫師提醒,這些種種症狀,代表著很有可能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已經找上門,必須即時就醫,一旦拖延可能引發嚴重靜脈曲張甚至行動不變。

萬芳醫院淋巴血管外科主任許文憲表示,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是女性常見困擾,臨床統計,罹患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的男女比例懸殊,約為1:6,一般而言,女性患者占了絕大多數。

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尤其常發生在左腳!許文憲指出,初期症狀就是左腳酸、麻以及痛,走路不舒服,併發左腳水腫,有時會引起右腳水腫,如果拖延就醫時機點,漸漸還會引發淋巴水腫,嚴重靜脈曲張、腳變黑、象腿及行動不變等後遺症。

為何女性罹病比例高?醫師解釋,全因為女性骨盆腔結構不同,加上生理周期變化及骨盆腔感染等原因誘發導致發病,特別常發生在左腳,因右髂動脈壓迫左髂靜脈,使得左腳血流回流產生障礙不順。

許文憲建進一步提醒,在20歲到40歲年齡層的女性一旦有腳痛、腳麻,走路會痛等症狀,應迅速就醫治療,才可以徹底改善症狀,恢復健康生活。許文憲從2008年開始使用髂靜脈支架置放術治療髂靜脈壓迫症候群,目前已完成超過千例。

許文憲指出,在萬芳醫院治癒病例中,經由血管電腦斷層攝影檢查,再採用3D立體影像重建,即可以清楚定位病灶位置,之後再利用微創手術將壓迫的靜脈用氣球撐開,放置直徑12到18毫米的支架,腳部不適症狀即可明顯獲改善。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老年重聽別輕忽! 研究示警:馬路上恐躲不過「後方危機」

年輕女性占新增乳癌近半 抗癌兼顧人生「醫病共享決策」做得到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台北榮總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新冠肺炎患者治療陸續有好消息!台北榮總今(13)日就宣布,該院收治的一名7旬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歷經醫療團隊使用葉克膜23.5天及呼吸器33.5天搶救之下,目前正進行後續治療與復健,狀況持續進步中,預計近期能出院。 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已經...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尼斯可臉書)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牌子成藥「悠悠」香港腳藥,將走歷史了。食藥署今(13)日發布尼斯可藥廠旗下包括「悠悠香港腳藥粉」、「悠悠香港腳脫那黴外用噴液1%」的回收訊息,原因就是藥廠不展延製造許可,未繼續執行安定性試驗,自行下市。 食藥署品質監督管理組組長李明鑫表示...

閱讀詳情 »

文 / 楊竣傑 近4個月來,台灣在新冠肺炎的防疫上,交出令各國稱羨的成績單。指揮官陳時中將成果歸功於「戰略擬定正確」的專家諮詢小組,這群智囊團,究竟做了什麼? 4月26日,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成立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屆滿1百天,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例行記者會上,歸納台灣能有效控制疫情的3項...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連續6天零確診,更已經31天以來未見本土病例,解封下一步是誰?交通部長林佳龍今(13)日表示,雙鐵的「自由座」可能會提早開放,或是在配對位置時放寬一點。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鬆口,正針對雙鐵飲食禁令,會慎重考慮解禁。 不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