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已奪1676命!剛果伊波拉疫情進逼盧安達邊境 WHO急發警報

▲世衛組織宣布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病毒感染疫情為國際公共衛生事件(PHEIC)。(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伊波拉病毒現身盧安達邊境上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經召開緊急專家會議後,於台灣時間今(18)日凌晨正式宣布剛果民主共和國伊波拉病毒感染疫情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全因當地近一周新增84例伊波拉病毒感染病例,且戈馬市(Goma)確診首例,而戈馬市為通往盧安達的重要經濟樞紐。

因應WHO宣布這項最高等級的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疾管署今日上午亦召開會議進行疫情風險評估,預作相關因應整備。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剛果民主共和國近一周新增84例伊波拉病毒感染病例,且自去年5月以來已累計2512例,其中1676人死亡;而確診病例中有136例為醫護人員,其中41例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莊人祥說,當地伊波拉病毒感染強度雖有降低現象,但感染範圍卻擴大,凸顯當地檢測及隔離不及時、局勢不安定、邊境漏洞及高人口流動率等不利因素,都讓當地傳播風險居高不下。

莊人祥指出,尤其,近期北基伍省首府戈馬市確診了首例病例,戈馬市是通往盧安達的重要經濟樞紐,每日有多達1.5萬人前往盧安達,加上出現有往返烏干達商人的確診死亡事件,更顯示疫情持續擴大的風險。

不過,疾管署掌握,當地台商人數僅個位數,且去年一整年往返台灣、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旅客人次只有51人次,評估傳播風險可能性低,目前仍維持剛果民主共和國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為第二級「警示」(Alert),建議民眾對當地採取加強防護。

疾管署呼籲民眾應遵守「二不一要」:若非必要,不要前往該國北基伍省(North Kivu)及伊圖里省(Ituri)的伊波拉疫情流行地區,如必須前往,應避免接觸或食用野生動物;不要至當地醫院探視或接觸病人,要注意個人衛生,落實勤洗手及咳嗽戴口罩等個人防護,返國後21天內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接觸史。

已奪1676命!剛果伊波拉疫情進逼盧安達邊境 WHO急發警報

照片來源:疾管署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腹部是人體最敏感的位置之一肚臍、臍,俗稱肚臍眼,中醫稱之為「神闕」,從本質上來說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後留下的疤痕。 可別看這小小的疤痕,儘管它已經完成了人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母體給胎兒輸送營養物質的傳送帶,但它仍然是我們身體的重要部位。人的內臟可以通過肚臍獲得部分的氧氣,不...

閱讀詳情 »

最近一個爸爸在Reddit上po出了一張和兒子的照片,感動了很多人 照片裡他正在跑步機上努力減肥,而12歲的兒子在復健機器上練習站立 照片下寫著: 【他曾經陷入昏迷,而我曾經是一個胖子】 這一切都始於一年前他和腦部受損的兒子的一個暖心約定 8年前由於一場車禍,他的大兒子遭受嚴重的腦部損傷,在醫院昏迷...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3 4 怎樣為指甲測健康 ? 看指甲就可以測定一個人的健康情況,一個人必須營養好,指甲才能正常生長,否則就會出現一些異常的現象,醫生們往往能以此診斷出重要的疾病。 有哪些指甲常出現的狀況可能是暗藏疾病的反應狀態呢?   圖片來源以下同 手指越長指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