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一線曙光──細胞間質療法

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一線曙光──細胞間質療法

【NOW健康 曾可梵/台南報導】你是帕金森氏症患者,或者你的家人正面臨帕金森氏症的煎熬?從病情開始總是配合醫囑按時吃藥,也嘗試了中西醫各種治療方法病情卻未有顯著改善,到底還能做些什麼呢?


無法自由的動就像禁錮的靈魂


帕金森氏症病患初期可能只有不明原因肌肉抽動或痠痛,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病人可能也不自覺有何異常,但由別人來看時卻覺得走路姿勢開始異常,接著病人可能感覺無緣無故走路容易跌倒,這時病人才開始感覺走路變慢了或開始出現手腳顫抖症狀,通常病人此時才會就醫。當醫學中心確診為帕金森氏疾病,患者剛開始服藥雖然能見控制效果,症狀有所好轉,但畢竟藥物只是控制,無法治療帕金森氏疾病的病因,也因此無法獲得明顯改善。


隨著病情越來越嚴重,患者行動更加緩慢,感覺全身僵硬,連踏出一步都很困難,最後甚至寸步難行,到無法自行站立時就得坐輪椅,後期惡化速度加快,患者到最後躺在床上連翻身都困難,無法下床如廁必須包著紙尿布,且當吞嚥也發生困難時,就必須靠鼻胃管進食,即便如此,患者還可能因吃東西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反覆住院而危及生命安全。


期間藥物劑量會不斷增加,同時也會造成異動症等諸多副作用,到晚期不僅病症嚴重,藥物副作用也會越來越大,如此惡性循環造成患者覺得生不如死,家屬也因為照顧這樣的親人而耗盡心力、看不見明天,而有「活死人」的感慨。


為什麼你的帕金森氏症總是治不好?


侯泰宇院長說明,現代醫學認為帕金森氏症的病變是中腦的黑質神經細胞不斷凋亡所造成,可是對於真正的原因仍不清楚,以至於藥物治療僅能控制症狀,最後病人還是會越來越嚴重。


深部腦電極刺激術(DBS)屬於重大手術,有許多危險併發症和潛在問題,又不能真正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病因。至於聚焦超音波療法燒灼病灶,是屬於破壞性治療,主要對帕金森氏症疾病中的顫抖有效,對主要症狀如肢體僵硬無法行走,幫助有限,同樣無法根本解決帕金森氏症病人的問題。


改善異常細胞間質環境找到逆轉曙光


所謂細胞間質就是細胞之間的物質,所有細胞排出的廢物都要經由細胞間質中的淋巴管及微血管排出,否則細胞會產生病變。同樣地,所有細胞所需的營養也必須經由細胞間質運送,如此看來,營養物質或代謝廢物都必須經由細胞間質運送。


人在活了幾十年後,細胞間質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代謝廢物、自由基,甚至外來的重金屬,都會造成細胞間質阻塞,因而細胞的代謝廢物就不易排出,營養物質也進不來,這些有毒的細胞間質環境又會造成細胞病變,這就是人會生病的源頭。


研究細胞間質療法1、20年的侯泰宇院長發現,即使到了帕金森氏症疾病最末期,已經無法行走必須坐輪椅,甚至躺臥在床無法翻身的案例,在經過細胞間質療法後,患者可以自行在床上翻身,也可以自己由床上坐起來,更能自己走路去上廁所。後來也能自己穿脫褲子,進而不用穿紙尿布,且恢復吞嚥功能,精神、氣色和體力也都變好了。


患者能有如此顯著的改善和進步,就是因為透過細胞間質療法。候泰宇院長認為是改善了他們原本退化、異常的細胞間質環境,當細胞慢慢恢復正常功能,症狀也隨著改善,自然就能回復精神、氣色和體力,讓患者重拾健康、重燃希望,不再覺得自己生不如死,對往後人生也有了盼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天氣轉涼手腳冰冷、痠麻 恐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惹的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紫外線肉眼看不到,對眼睛很有殺傷力!內湖國泰診所眼科醫師、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杜培寧表示,眼睛保護非常重要,眼睛沒有做好防曬,長期暴露在紫外線底下,很可能會提高未來罹患光照性角膜炎、白內障、黃斑部等病變風險,提醒民眾選購太陽眼鏡時,認明抗UV400標誌,切記鏡片顏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對於許多人來說,每天喝1杯咖啡已經是一種習慣,只要沒喝咖啡就容易頭昏腦脹,而咖啡的品項眾多,其中因濾掛式咖啡方便、易沖泡,且能充份展現咖啡原味的特性,受到許多民眾的愛戴。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年初至今「濾掛式咖啡」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近期台灣的確診案例中,已經施打兩劑疫苗的長榮機師,仍引發「突破性感染」;而最近剛落幕的東京奧運,其中美國隊伍雖然已接種2劑疫苗,但仍染疫,使該確診隊員失去參賽資格,不免令人擔憂疫苗的保護力是否有限?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文祺表示,其實會產生突破性感染最大的原因,是新冠病毒變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一開始只是躺下摸到肚子有硬塊,我以為只是便祕,也沒有其它不舒服,沒想到竟是卵巢癌第3期……」35歲小庭(化名)回憶確診後,自己上網搜尋了很多資料,看見其他癌友經驗分享卻讓她更添焦慮,雖然醫護人員在治療前期,都會說明治療流程,但是一堆醫學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